本报记者 李学杰
本报《商道》版自3月7日创刊,3月12日第二期开辟《阿杰有约》栏目,转眼间已经过去3个月了,到今天《商道》版已刊发16期,《阿杰有约》栏目也先后约请在我市商业界有影响的11位经营者进行访谈并编发报道12期。
在这一段时期里,本版遵循《商道》版宗旨,用有限的力量和无限的激情,为商业建言,为商业着史,为商业立传,在每一篇报道中融入焦作人对物丰民阜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对一个城市振兴商业的梦想,恪尽职守,殚精竭虑,力求全方位展示焦作商业行业的风采和在实现焦作经济转型当中的担当和作为,得到了商业界有关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我们始终认为,谈商论道,以商道为要。所谓商道,乃经商之道,既是商业的发展历程,亦可为业者的经营理念。
开辟《阿杰有约》栏目,就是本着通过我们的笔将我市商超及其管理者的理念、经营宗旨、商品和服务的变化进行揭示和展示的原则,约谈商企管理者和相关职能部门人士,请他们介绍商业领域的新动向、新气象,并回答消费者关心的热点问题,使消费者能够最真切地了解我市商业的发展情况。
3个月来,我们先后约请了焦作万达广场总经理郜海涛,焦作市海尔专卖店经理刘永波,焦作新亚商厦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张克正,山阳商城管委会主任张保和,大张·惠利佳总经理王洪雷,焦作新亚商厦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树东,酷饮365智能净水焦作总经理张忠信,焦作市盛鑫祥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彩,焦作市恒桥乐家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海,焦作景文百货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先柱,焦作老庙银楼经理孟凡松等商企的经营者,就读者和消费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向大家展示了他们作为经营者的不为人知的另一个侧面的风采。
这些报道,以人物访谈的形式见诸报端,一问一答,清晰明了,于细微处见深刻,于不经意间见真章,既揭示了他们在经营管理中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也体现他们在回答消费者和读者的疑问时随机应答能力,表现出作为企业当家人的风采和水平。
当这些报道刊发后,受访经营者十分重视,不仅要求员工认真阅读,还要求员工在各自的微信号和朋友圈中转发,借以扩大本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本版对这些报道也十分重视,每一篇都安排在本报商业微信公众号《爱购》中进行发布,其中第三期以《感受时尚 体现品位 重塑新亚商厦新形象》为题访谈焦作新亚商厦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张克正的报道,在微信公众号中的阅读量首次突破1000人次大关。近期对焦作老庙银楼的两期访谈,也得到了焦作老庙银楼主要领导的赞誉,他还对本栏目的体裁、形式等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偶尔停下脚步是为了积蓄力量,以利再战。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过往的工作,就是为了停下来认真思考一下今后的作为。我们相信,有全市商业经营者的支持,有全市广大读者和消费者的厚爱和信任,本报《商道》版和《阿杰有约》栏目,一定能够在我市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进程中,在全市经济转型的大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摇旗呐喊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