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了促进全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区委主要领导指示和“严、细、实”的工作要求,中站区集中半个月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基础工作提升、产业扶贫提升和项目建设提升的“三个提升”专项行动,以绣花功夫推动扶贫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扎实开展基础工作提升专项行动。该区建立“三个机制”,确保实现基础工作“零差错”。一是驻村第一书记负责机制。驻村第一书记牵头负责,帮扶队和村“两委”配合,按照“四对照四统一”的要求,一户一户查、一条一条对、一点一点改,确保档卡资料规范到位。二是三级联审机制。要实施档卡资料村审核、帮扶队审核、街道审核的三级联审制度。各级负责人审核后,区扶贫办逐村抽查,确定10%、30%、50%三个级别错误率进行通报。对于抽检错误率超过50%的村,由各村分包县级干部牵头,抽调“明白人”,再集中审核,必要时启动约谈、诫勉谈话等程序。三是动态调整机制。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区、街道、村及时更新信息平台的劳动力增减、致贫原因、帮扶人更换等内容,力争在第一时间收集、汇总、更改到位,确保任何时候查询都能做到“四统一”。
扎实开展产业扶贫提升专项行动。该区紧紧围绕“完善、规范、提升”,把产业、健康、教育、金融、社会保障等扶贫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每个贫困村要至少有一个至两个带贫产业,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个稳定的增收项目,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让真金白银到账到户,使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一是完善做法。要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按照产业抓龙头、街道抓合作社和基地、村里抓大户带动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创新完善,探索谋划数量更多、门类更广、路子更对、效果更好的产业,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更稳定的收益门路。二是规范管理。要按照有产业、有协议、有收益的“三有”标准,逐一排查、逐一规范,提高标准、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产业扶贫的精准性、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贫困户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三是提升水平。要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致富大户+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抓实31个行政村的产业发展规划,建强13个贫困村的村级集体经济,着力新型产业发展,确保产业布局和产业帮扶精准到村、到组、到户,不断提升产业扶贫的组织化水平。
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提升专项行动。要坚持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目标,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向项目集中、把各界力量向项目集聚,为脱贫攻坚提供项目支撑。一是在建项目要提速。要按照“当年完成、当年收益”的要求,加快推进正在实施的22个项目建设进度,确保6月底全部开工、7月底大头落地,尽快实现收益。二是竣工项目要提效。要强化建成项目的督导督查,完善后续实施内容,抓紧时间移交,确保竣工项目三季度实现收益。三是谋划项目要提质。要按照村申报、街道审核、区里审定的程序开展好项目谋划工作,有序推进全区的项目库建设,确保6月底完成2018年项目录入国办系统工作,同步完成今年的项目实施计划。要抓住中央、省和市新的精神、政策、要求,按照建设资金概算总规模15%的递增比率,合理确定项目规模,提前着手谋划2019年、2020年两个年度项目,确保符合国家政策、符合贫困户意愿、符合全区发展实际,推动实现项目精准谋划。 (王艺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