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中铁太行国际生态城项目签约仪式在焦作迎宾馆举行。作为“学成都佛山 促转型发展”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将投资500亿元,与中站区合力打造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生态之城、产业之城、宜居之城、幸福之城。
本报第一时间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这一消息后,迅速刷爆全城,目前点击量已突破六万人次。作为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引爆点”,全市上下纷纷为中站区招商引资的大手笔点赞祝贺,更欲了解该项目缘何花落中站、何时花开满园。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中站区领导和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权威人士,请他们为广大市民一一详解。
中站区委书记、区长董红倜简要介绍了中铁太行国际生态城项目概况。该项目总投资50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可用于开发建设的土地约19平方公里。项目采用整体规划、整体开发建设模式,建设周期5~8年,参照全球顶尖项目,依托生态人文,建设以主题公园、体育运动为主线,康体休闲、养生养老为支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品牌,集旅游、度假、避暑、休闲、运动、娱乐、养生、会议、会展、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生态产业宜居新城。
谈及中站区缘何赢得中国中铁的青睐,董红倜如数家珍、娓娓道来。首先,中站区区位优势明显,是焦作所辖西南部4县(市)进入市区的门户,距郑州市区70公里、山西晋城市区50公里、新郑机场和洛阳机场各90公里,处于高铁焦作站、焦作西站之间,距两座高铁站均4公里左右;规划建设的太焦高铁、新焦济洛城际铁路在此交会,郑焦晋、新焦济、焦桐和豫冀沿南太行4条高速公路出入口均在项目选址区,周边一小时车程内人口达4000万左右。其次,中站区生态环境良好,北部太行山南麓,山高沟深、植被繁盛、生物多样,四季景色宜人,散落其间的十几个村落独具特色,是打造休闲康养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理想之地;中南部是典型的黄河冲积平原地貌特征,地势平坦,坐拥矿山地质公园、南水北调绿色生态走廊、万亩生态植物园、焦作森林公园、许衡文化公园、白马门河、田涧沟、大沙河湿地公园等景观体系,规划建设生态城的条件得天独厚。第三,中站区产业优势突出,精细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产业支撑力强,目前已入驻企业164家,其中上市企业6家;预计到“十三五”末,百亿元企业达到3家、10亿元企业达到6家、1亿元以上企业达30家,建成千亿级产业集聚区。第四,中站区开发潜力巨大,除工业集聚区外,城市规划面积仅9平方公里,整体开发滞后,南部城区和北部山区开发尚属空白,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和提升空间;辖区路网、电网、气网、水网等基础设施良好,有利于太行国际生态城的整体规划和开发建设。
作为投资方,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选择中站区,不仅因为该区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更彰显位列世界企业500强中第55位的大型国企,在发展战略上的大格局考量。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周孟波说,2016年,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持续加大对河南省的投资力度,先后投资建设了郑州航空港、新伊高速公路、渑栾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点项目,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长期以来,中国中铁在基础设施、旧城改造、设计咨询等基建领域与焦作市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基础,中国中铁将以这次合作协议的签订为契机,深化务实合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项目开发当中,全力做好项目的策划、投资和建设工作,通过中国中铁全产业链的一体联动、快速行动,推动项目有力、有序、有效实施,为中站乃至焦作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