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端午节。上午,沁阳市常平乡窑头村贫困户赵小军家来了两位城里的“亲戚”——王崇、陈争春夫妇,他们带着礼品来给赵小军家“送端午”啦。
王崇是沁阳市住建局副局长,其妻子陈争春是沁阳市种子管理站退休人员,他们和赵小军实际上并不沾亲带故,怎么会在端午节来看望赵小军呢?事情还得从7年前说起。
2011年6月中旬的一天,王崇在《焦作日报》上看到一组《山村小小“男子汉”》的图片新闻:8岁的赵家龙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照顾家庭的责任,特别是赵家龙那句“我就是这个家里的男子汉”的话,深深打动了王崇。他特意把这份报纸从单位带回家给妻子看。之后,夫妻俩利用周末,买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驱车到位于深山区的窑头村,找到了赵家龙家。看到赵家龙的盲人父亲、残疾母亲以及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一家五口住在用政府“温暖工程”资金建成的三间平房里,家徒四壁,生活拮据,王崇夫妇便决定要尽可能地帮助这一家人。
王崇夫妇隔三岔五就到赵家走走看看,帮助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得知8岁的小家龙还是“黑户”时,王崇多次与公安、计生卫生等部门联系,奔波了几个月,帮助小家龙上了户口。2012年暑假,小家龙的父亲赵小军偶尔说起自己想办个家庭按摩店,王崇和妻子就一直惦记着这个事儿。听说本市西万镇校尉营村有户村民想卖掉宅院,他们拿出1万元积蓄,帮助赵小军把这处宅院买下,又帮他买来按摩器、办理相关手续。如今,赵小军的盲人按摩店在校尉营村已经小有名气。
7年来,王崇、陈争春夫妻俩已成为赵家的常客,逢年过节他们都要带着礼物到赵家“走亲戚”,凡过节用的肉蛋菜、米面油、鞭炮春联,小家龙兄妹俩的衣服鞋帽,他们都考虑到了,而且寒暑假还要把家龙兄妹俩接到自己家里住上几天。
赵家的城里“亲戚”不止王崇一家。2016年暑假,沁阳义工联盟负责人杨干劲等人到农村小学走访留守儿童,得知小家龙兄妹的情况后,他们就牵线搭桥,促成一位美籍华人将小家龙兄妹俩确定为资助对象,每月资助兄妹俩各300元生活费。沁阳义工联盟确定专人负责这笔救助金的交接和双方的联络,每月收到生活费后给兄妹俩送去,并利用这机会给兄妹俩辅导功课。去年暑假,杨干劲和妻子还带着小家龙兄妹参加了“北京七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