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过十几年发展,成员由32户增加到了319户,土地流转面积由200亩增加到2400多亩,年精米加工超3000万斤,年销售收入8000余万元,直接辐射带动农户7000余户……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所有村民都过上好日子!”河南菡香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福军说。作为全国种粮大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河南省劳动模范、焦作市十佳致富带头人,这是他助力脱贫的不懈追求。
王福军出生在武陟县乔庙乡马宣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他回到村里,当过生产队长,办过塑料制品厂、电器配件企业等,艰苦的岁月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
马宣寨村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莲藕和水稻的习俗,所产大米晶莹透亮。长期以来,由于分散种植水稻,品种良莠不齐,村民的日子始终没有起色。如何帮助乡亲们尽快摆脱贫困呢?2006年,王福军联合部分村民,承租村内土地,创办了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立志把马宣寨大米作出品牌,推向市场,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2012年,他以菡香农业合作社为龙头,跨两市(焦作市、新乡市)四县(武陟县、新乡县、获嘉县、原阳县)组建了河南省首家合作联社——焦作菡香沿黄稻米合作联社,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余亩。
王福军投资100余万元调整种植结构,开垦耕地、治理荒渠,打造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成了“菡香一号”水稻新品种示范区,并于2007年被认定为河南省标准化生产基地。
2006年9月,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他跨市县组建合作联社,建成了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余亩,年销售收入4600余万元,利润600余万元,可分配盈余400余万元。
如今,先进精良的生产工艺、科学规范的生产流程和严格严密的检测制度,保证了菡香系列大米的优良品质,精碾细选出的菡香大米,颗颗晶润,粒粒精华。2015年11月,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菡香马宣寨大米被评为金奖。
站在麦粒飘香的地头,望着广袤的麦田,王福军信心百倍地说:“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村民早点过上好日子已经不远了。作为劳模,我要自觉肩负起助力脱贫攻坚的责任,继续把菡香大米品牌做大做强,继续带领乡亲们拼搏奋斗,早日摘掉贫困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