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马村区待王街道和谐社区的94岁老党员程传信,在端午节的社区募资活动中,带头到现场捐款100元,邻居们被老人的精神所感动,争相捐款支持创建,短短一个小时就捐款4862元,这笔钱将全部用于社区建设。
以上是马村区全民参与“四城联创”的感人一幕,这样的场景在马村区还有很多。在“四城联创”工作中,马村区率先在全市开展“比一比、评一评,为‘四城联创’添光彩”活动,并以此活动为载体,发动全区上下积极参与创建工作,激发大家的创建热情,区容区貌正在发生着点点滴滴的变化。市委副书记刘涛多次对该区实打实开展“比一比、评一评,为‘四城联创’添光彩”活动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在全市推广。
马上就办,率先开展“六比四评”。自全市“四城联创”指挥长会议对全市“六比四评”活动安排部署之后,马村区立即通过微信工作群向各成员单位传达活动方案,并拟定措施,推进“六比四评”活动快速开展。该区按照“1+7”的内容结构制订了1个总体实施方案和7个具体评比办法,每个评比办法都明确了评比对象、评比标准、打分办法、结果运用以及打分表格等内容,分别由7个责任单位牵头落实。该区根据实施方案的安排,先后组织开展了楼院、背街小巷、“六小”门店评比活动,现场颁发红(蓝)牌。为了提高楼院创建积极性,马村区在之前每月拿出50万元用于“四城联创”整体创建工作奖补的基础上,每月再拿出50万元楼院创建专项奖补资金,其中40万元用于无主楼院,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资金奖励,提高创建积极性。
“黑榜”楼院,成功逆袭挂红牌。待王街道和谐家园是焦煤集团棚户区搬迁居民区,共有88栋居民楼,曾两次上了今年全市“四城联创”黑榜。“六比四评”活动开展以来,和谐家园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居民议事会广泛发动辖区志愿者、群众积极参与“四城联创”活动,很多居民由局外人变成了参与者。在近期开展的大清除活动中,该小区清运陈年建筑垃圾600余立方米,清理杂草360余处,清除房前楼后高杆作物80余处,并对小区大路上的店外经营点进行清理。如今,小区道路畅通,新建和完善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心理咨询室、市民学校、棋牌室、乒乓球室、“四点半学校”等一批功能室,社区服务功能日趋完善。该小区被评为先进楼院,并获得2万元奖补资金,实现了“黑榜”楼院变身先进楼院的逆袭。
一路相隔差别大,对标先进整改忙。6月19日,马村区对评出的1条先进背街小巷和1条落后背街小巷现场颁发并悬挂了红牌、蓝牌。近日,所在街道对鑫垣路进行了道路改造提升,重新粉刷临街墙体,创建力度大,被评为先进小巷。仅一路之隔的广垠路却因日常管理不到位而被评为落后小巷。该路段所在街道负责同志表示,要加压奋进,按照先进小巷的标准,对落后小巷进行整改,力争尽快蓝牌换红牌。
在“六比四评”活动中,该区各创建点位对标先进、立行立改,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积极行动,掀起了新一轮创建热潮。近日,该区新粉刷墙体5000余平方米、硬化路面3000余平方米,清理垃圾、杂物4500余立方米,更新宣传版面182块,配备分类垃圾桶230余个,施划停车位286个,“六小”门店整改各类问题326个,在评比中实现了整体提升。
马村区通过多种方式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四城联创”。区级干部、文明单位、重点企业对全区58个楼院进行分包帮扶全覆盖,15家重点企业拿出资金120余万元,帮扶分包楼院开展创建工作;该区人大常委会、政协将“六比四评”的有关内容列入日常调研活动议题;邀请志愿者以第三方的形式为区“四城联创”全面体检,建立整改台账;各社区成立居民议事会,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发动辖区居民募集资金,自己动手建设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