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学成都佛山 促转型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千年之变开天府
一座高标准建设的海绵城市
图片新闻
可以行车的地下综合管廊
图片新闻
阅读关键词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7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可以行车的地下综合管廊
本报记者 郭树勋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记者在成都市规划馆参观,印象最深的是正在建设、未来可以行车的地下综合管廊。介绍该市的地下综合管廊,解说员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在市民看不见的城市地下空间,输水、低压电力、通信等管线集中于此,成为‘室友’;另一个空间里,它们的‘邻居’高压电力管线,则单独占据一个‘房间’。众多管线科学有序地集中在一起,地下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管线安全得到充分保障……”这正是成都人着眼长远,规划建设城市的诸多大手笔之一。采访中记者看到,在成都新一轮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像这样“以长远眼光谋未来发展”的杰作还有很多。

  按照《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成都将在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等重点区域,打造“双核、十四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总体格局,努力到2030年修建1000公里。“打造地下综合管廊,有利于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道路‘开膛破肚’。”解说员风趣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