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时是一种好的品质,但不少人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迟到。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3.6%的受访者经常迟到,61.3%的受访者偶尔迟到。74.5%的受访者能忍受别人迟到15分钟以内。58.5%的受访者认为经常性迟到是因为做事无计划,时间管理能力较弱。对经常迟到的人,65.8%的受访者直言信任感会降低。避免迟到,68.4%的受访者建议做事情要有计划、有步骤。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刚柔v:守时,其实就人与人之间默认签订的信誉诚信“合同”。虽然它不受法律约束,但它是用一个人的人品、人格在作“抵押”。偶尔迟到“毁约”可以原谅,长期为之,你的人品将产生危机,一旦危机爆发,你的信誉将是负值,你将为此付出人生代价。
@苏懿谅谅谅:守时重诺体现个人良好的品质,但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一旦迟到,要及时告知对方。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个人诚信值的守护。
@心雨zyh:日常守时很重要,总是迟到不可靠,做事心中有规划,莫要失约诚信抛。
@春州芳甸:约会迟到,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上班迟到,是工作态度有问题。守时是一种好品质,无论啥事都迟到,是人品问题。
@邵武古山何氏:经常喜欢迟到的人,应该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想想,如果你也遇上别人迟到,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是不是很失望很无奈,甚至很恼火?而且,不守时也是个人素质低下的表现,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露丝独特:言必信,行必果,约时就要守时,守时就是守信。守时的人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拥有责任意识、全局意识、整体意识、团队意识,能使公共利益最大化。
@梅语馨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守时就是很好地遵守了单位企业的时间纪律,这是我们干好工作的基础保障。迟到就是对时间纪律的破坏,一旦散漫开了,不但会影响迟到者本人的工作,更会影响团队里每个人的工作态度,进而带来恶劣的影响,造成损失。因此只能严加防范,绝不能任其泛滥。
@粤刚刚2012:守时的人,是负责任的,可以委以重任。经常迟到的人,是无责任感的,谨慎交之。
【下期话题】
是“聚餐”还是“挑战”
近日,七个已经从杭州某公司离职的前员工,和一个打算离职的现员工,加上两个在职员工,一起吃了个“散伙饭”,发了个朋友圈。公司老板看到后,把聚餐照片转发到公司群里,让参与聚餐的在职员工主动提交辞职报告。这件事这两天火遍全国,去吃了顿饭,发了个朋友圈却被老板解雇?网友各种吐槽!老板说,这种行为是对公司管理的挑战,会把负面能量带进公司。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