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焦作民政月刊 上一版3
提升服务质量 树立良好形象
市民政局高质量抓党建 促民政事业创新发展
我市彩民打响“三响炮”
因为有你,这里的老人不孤独
市民政局引导律师协会助力精准扶贫
收养子女的有关政策及办理程序(一)
打造孟州殡葬改革“新样板”
市民政局探索“四部”推进工作法 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7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为有你,这里的老人不孤独
——记温县中心敬老院院长张素玲
作者: 本报记者 李新和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张素玲(右)在和老人谈心。 本报记者 李新和 摄
 
   

  午饭时间到了,84岁老人张景乾来到走廊,拉起坐在凳子上的老伴王玉清,说:“走,咱去吃饭了。”王玉清笑眯眯地站起来,两人互相搀扶着,向饭堂走去。

  “你坐这,不要动,我去打饭。”张景乾安顿老伴坐下,自己拿着饭碗去排队打饭。

  端来热腾腾的包子和香喷喷的鸡蛋汤,两位老人开心地吃着喝着。

  看到此景,坐在邻桌的其他老人禁不住羡慕地说上两句:“还是有个伴好,看老张和老王多幸福!”

  老人的幸福源自张素玲。

  张素玲是温县中心敬老院院长。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心细、热情。

  一次,她听工作人员说,张景乾和王玉清“有点意思”。她就到老人中间了解了情况,又仔细观察。发现两个老人经常在一起看电视、锻炼身体、散步聊天,吃饭也坐在一起,相处很愉快。即使张景乾住院输液,王玉清也要去陪护。老人亲密无间的举动让张素玲开始寻思:要是能撮合撮合,让两个老人结个伴,幸福地安度晚年该多好啊!

  张景乾是孤寡老人,无儿无女。王玉清虽然有过家庭,但也没有子女。两人从2008年建院就来到了这里。

  张素玲分别把两位老人叫到办公室,询问他们的所思所想,当听到院长有意撮合他们时,两人有点羞怯地答应了。

  于是,张素玲赶紧张罗着给两位老人办了喜事。从此,两位老人在晚年又开启了人生的幸福之旅。

  张景乾动情地说:“我打了一辈子光棍,没想到在敬老院成了个家,这辈子我知足了!”

  张素玲刚到敬老院时,很多工作人员和老人都在心里嘀咕: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能管理好这个大家庭吗?面对疑问,张素玲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她始终以和蔼可亲的笑容、周到细致的服务、严格管理的作风善待每一个老人。她制定了院民须知、院务管理、院务评比以及财务、卫生、安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并强化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考核。同时,为每位老人建立了个人档案,详细记录老人的身体状况、亲属联系电话和地址等。

  “敬老院的五保户老人是个特殊的群体,大多来自农村,年龄较大,身体多病而文化水平又低,他们性格孤僻,遇事爱钻牛角尖,不分场合与人较劲。有些老人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心理障碍较重,经常丢三落四,管理起来很费劲。但是,咱是民政人啊,干的就是这工作。再说,有些老人在家里缺少温暖,缺少子女照顾,情绪很大,如果在咱这里得不到尊重,享受不到良好的服务,无异于往老人心里扎刀子。所以,我们要用子女般的孝心去敬重他们、温暖他们、感化他们。”

  去年冬天一个寒冷的夜晚,刚刚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的张素玲接到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说王长福老人突然要回家看看,怎么劝都不行,老人索性躺在地上打起了滚。

  王长福是五保户,无儿无女且年老体迈,患有癫痫等病,精神状况很差,是张素玲重点牵挂的对象。老人入住敬老院几年来,没有回过一次家。这次老人思乡情切,不顾深夜寒冷,非要回家看一眼。

  张素玲立即让爱人开车把她送到敬老院。看到老人那种样子,张素玲心急如焚,她一边安慰老人,一边让工作人员赶快联系王长福的亲属。王长福只有一个弟媳在家且照顾着两个幼小的孩子,根本抽不出身来接老人。张素玲二话没说,让爱人开车,带上工作人员一起将王长福送到了离城三四十里地的番田乡王薛村的家中。当王长福的弟媳看到老哥哥深夜被送回时,激动地不知说什么好。

  “张院长就是俺们的亲闺女!”许多老人都把张素玲当成了自己的闺女,只要她出现在身边,老人们都争抢着上前拉住她的手,说个没完没了。

  张素玲担任院长7年来,每年除夕都要带着工作人员和老人一起包饺子,大年初一,还给老人们发红包。正是这种温暖如春的家庭般的亲情,使得许多老人过年都不愿意回家。马学忠老人今年94岁高龄,每当亲属接他回去的时候,总是哭得鼻涕眼泪一大把地说:“我不回去,敬老院就是我的家,在敬老院日子过得舒心开心,在这里生活我还能多活好几年呢!”

  在老人们心中,张素玲就是他们的靠山。无论任务多么繁重、工作多么艰难,张素玲始终默默无闻地用自己柔弱的臂膀扛起所有。张素玲这座山,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晚年的幸福,感受到了人间的至爱,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因为有她,老人们不再孤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