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经观察丨市场卫士 上一版3  4下一版
倾心守护一方净土
市工商局举行庆祝建党97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文明规范执法工作成效显著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7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倾心守护一方净土
——我市土地污染防治攻坚战综述
作者: 本报记者 孙国利 詹长松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土壤是生命之基、万物之母。土壤和空气、水一样,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自然资源。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永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2016年5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发布,为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画出了蓝图。“土十条”提出了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即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生态底线,全面摸清土壤环境状况,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推进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与安全利用,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了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四个焦作”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去年,我市结合实际制订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明确了土壤污染防治主要目标任务,为大力推进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为压实工作责任、实行联动监管,我市建立了环保、国土资源、规划、住建、农业、城管等20个部门参加的土壤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每月召开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协调解决突出问题。

  今年年初,为进一步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我市打响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制订了2018年至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1个总体方案、3个保障方案、9个专项方案以及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1+3+9”土壤污染攻坚制度体系就此建立。

  在此攻坚框架引领下,我市各级各部门勠力同心、统筹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摸清家底蹚新路

  一抔土,关系着家家户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然而,土壤污染不像雾霾天、黑臭水那样显而易见,如何确保不漏一处,织密织牢生态环境保护网?

  去年以来,我市围绕近年来环保、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调查发现的土壤污染点位超标区、土壤重点污染源影响区和农用地分布区,以耕地为重点,兼顾林地和园地,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全市共确定影响农用地土壤环境的重点行业企业260家、工业集聚区11个和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3块,划定各类详查单元131个,布设详查点位1232个。

  为切实掌握我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以及由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变更为其他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市结合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等多来源企业信息,排查确定了辖区重点行业在产、关闭或搬迁企业疑似污染地块清单。

  我市以制革等八大重点行业企业和从事过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企业为重点,两次组织开展关闭搬迁企业用地排查,确定疑似污染地12块,并将这些疑似污染地全部纳入国家污染地块信息管理系统。

  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我市督促土地使用权人或相关责任主体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目前,全市累计向5宗关闭搬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地使用权人或相关责任主体下达土壤环境调查评估任务通知书,并已完成2宗关闭搬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

  绿色改造正当时

  去年,我市根据工矿企业分布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将辖区内139家排污企业列入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并向社会公布。要求列入名录的企业,从2018年开始,自行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专业监测机构,每年开展1次土壤环境监测,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

  对皮毛、冶金、化工等固体废物产生量较大,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大的工业企业,我市督促其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从原料选用、资源利用、设备采用、固体废物利用以及污染物排放控制全过程,进行清洁生产审核,不断完善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2016年、2017年,全市完成82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2018年,共安排45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任务。

  针对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我市将危险废物标志、管理计划、申报登记、源头分类、转移联单、经营许可和应急预案备案等事项,作为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规范化考核的主要内容,着力推进各项制度的落实,着力提升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和环境风险管控水平。针对推进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我市建立并运行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采集有关企业危险废物产生、转移、处置、利用过程的信息,并与省环保部门的危险废物物联网系统对接。

  去年以来,我市先后调查处理了浙江省台州市海州制药厂在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南岗村等地非法倾倒400余吨制药中间体危险废物的环境违法案件;武陟县北郭乡益庄村7家企业非法收集、处置铅酸电池的环境违法案件;中站区1家企业非法利用危险废物炼油的环境违法案件,对相关20多名涉案人员依法进行了处理。

  严格建设项目总量核定。我市将建设项目主要重金属排污总量核定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所有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新(改、扩)建项目,其总量指标通过以新带老治理、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实现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进一步削减所在区域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按照国家、省产业政策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要求,近年来,我市先后关闭了3家产能合计12.36万千伏安时铅酸蓄电池企业、36家皮毛企业、1条5万吨/年烧结机炼铅工艺生产线、15家电镀企业,使涉重金属行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抓好田间治面源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土壤污染防治,不能忽视耕作中撒下的一把把化肥、喷洒的一桶桶农药。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特点,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我市以“精、调、改、替”为技术路径,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免耕机械种肥异位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去年,我市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37%,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达85%。

  持续发力,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我市重点围绕“控、替、精、统”四个方面,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狠抓农药、药械替代工作,加大精准施药技术推广力度,强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效降低化学农药使用次数,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和防治效果。

  制定和实施秸秆粉碎还田政策措施,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目前,我市小麦秸秆直接还田率在96%以上、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率达89%,通过秸秆粉碎还田,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

  开展畜禽饲养污染治理,积极推进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2013年以来,我市利用财政资金7000多万元,对128家畜禽饲养场进行了改造提升,共建设堆粪场3万多平方米、沉淀池近3万立方米。目前,我市规模化畜禽饲养场建设有粪污处理设施的企业达456家。

  头顶一片蓝天,脚踏一方净土,手捧一汪清水……这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土壤污染防治,是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内在要求。不断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用心守护一方净土,筑牢美丽焦作之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焦作在行动!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