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院一个赛一个美丽,洁白的墙壁,干净的地面,树木鲜花点缀其中,居住环境和谐宜人;大街小巷一条赛一条整洁,沿街店铺规范有序,道路清扫保洁及时,街头绿地生机盎然,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如今的解放区,处处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都是“四城联创”带来的新气象。
6月22日,本报《党报有约》栏目组邀请部分热心市民组成“市民观察团”走进解放区,实地感受“四城联创”工作给解放区带来的新变化。
从“一眼净”到“一眼美”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创新,群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让城市更整洁、更舒心,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
在“四城联创”工作中,解放区从人流量最大、商铺最密集、整治难度最大的民主路入手,实施精心打造。
当日9时许,在解放区“四城联创”指挥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市民观察团”成员首先来到民主路探访。在民主路中段,“市民观察团”成员沿路参观了楼体外墙清洗粉刷、门头招牌统一改造等工作,焕然一新的建筑外墙、整齐划一的门头招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道路综合整治中,民主路整治难度最大,区里投资2000多万元对沿街109栋楼体、约24万平方米的外墙立面进行清洗、粉刷,目前已开工75栋、完工71栋,楼体外墙累计整治面积约12.3万平方米。其中,喷漆开工45栋、完工42栋,清洗开工30栋、完工29栋。我们对民主路两侧581家商铺门头招牌进行登记注册,按照‘两齐一平’(即上下沿齐、整栋楼在一个水平面上)的改造原则,聘请专业公司统一设计、统一材质、统一改造、统一验收,目前,民主路的楼体治理工作基本完成。”解放区“四城联创”指挥部工作人员郭海利介绍。
随后,“市民观察团”成员来到普济路,对进(出)市口整治情况进行探访。“市民观察团”成员在焦作影视城附近看到,路旁的外墙整齐划一,新建的街头绿地生机勃勃,许多旧楼院破墙透绿,实现了从“脏乱差”到“一眼净”再到“一眼美”的转变。
民主路与普济路的变化,让“市民观察团”成员感叹不已,并纷纷对此点赞。
美丽楼院名不虚传
解放区的楼院建设和社区建设全国闻名。“四城联创”工作中,解放区在巩固438个美丽楼院建设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楼院居民的创建热情,扎实推进治理工作,重点对132个新排查出的无主楼院和“三供一业”新移交楼院进行全面改造提升,计划今明两年全面完成改造。“市民观察团”成员当天探访了沁园小区和新制建院的治理情况。
焦南街道沁园小区有6栋楼170户。该小区议事会成员王青云指着面貌一新的小区说,过去小区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到处是菜地,蚊子多,臭气冲天。小区议事会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自发组织改造小区,自己拿钱自己建设。“小区2016年成立了议事会,我们一个单元一个楼长,发动群众积极建设、自主管理。‘四城联创’给我们小区带来很大变化。”住在这个小区12年的居民谭桂兰高兴地说。
七百间街道新制建院规模不大,仅有两栋居民楼,但基础设施完备,居住环境良好。该小区大门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既便利又安全。“市民观察团”成员看到,该小区有老年活动室、停车房等设施。从去年整治到今年,居民坚持不懈努力,让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随后,“市民观察团”成员来到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该社区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近年来,该社区实施了包括社区党工委、社区居委会、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内的“四位一体”治理体系,大力推行网络化管理服务,打造了“爱心午餐”“爱心理发”“雏鹰关爱”“社区艺术团”等特色服务品牌。在这里做饭的志愿者张玉清说:“这里每天做的饭菜都不重样,今天本来计划做糊涂面条,但是天气太热就改成了米饭。这儿的服务对象是社区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每天中午有近20人来吃饭,吃饭只收1元钱,对困难群众就不收费了。”
期待能有更多亮点
“今天探访解放区‘四城联创’工作感触颇深,对该区付出的努力表示敬佩,为该区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希望该区再接再厉,多出现一些像花园街社区、新制建院等亮点。”“市民观察团”成员高顺万说。
“‘四城联创’让解放区变化很大,但在探访中,我发现许多街道和楼院各种线路繁杂等问题依然突出,希望市里统一安排,让有关单位进行彻底整治。”“市民观察团”成员李华秀说。
“四城联创”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活动,希望全体市民积极行动起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建设美丽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