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春华秋实,凝聚着焦作技师学院电气工程系师生一代又一代的创业激情与心血;60载峥嵘岁月,见证着职业教育一个又一个的梦想追求与传奇。
6年前,这个善于创新的系部——电气工程系又一次立在教学改革的潮头,在焦作技师学院率先开展一体化教学模式。2012年,该系自行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工作页,在教学中以实习教学为主,在做中学、学中做,把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在发展过程中,该系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特色和教学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社会需要的既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勇于创新是因为该系有基础、有底气。
基础是什么?该系拥有面积1820平方米的实训场地,有实训工位748个,有18个设备先进的实训教室,既满足了本系学生实训要求,也满足了电力行业中、高级工及技师等社会培训的要求。一体化场地(情景)、一体化师资、一体化教材、一体化载体(设备)保障了学习和实践。教学中,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并按照典型载体技术与职业资格的不同要求,实施不同层次的能力培养和模块教学。
底气何来?该系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教学中,可在仿真实际工业现场实现教学与现场的“零距离”接触,通过实际的课题任务,使学生对机电系统的设计、装配和调试的能力得到综合提高。
随着我市工业转型不断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扩大规模,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也给该系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该系整合教学资源,开设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制冷设备运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机器人应用与维修方向)四个专业,既有传统专业又有新兴方向。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方向)是依托传统专业开设的,主要培养能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能独立从事大型机电设备、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编程、维修、运行与管理等的专业人员。
创新不止如此。柔性生产系统是集成光、机、电、气于一体,包含PLC技术、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电机驱动技术、数控机床加工技术、视频检查技术、各类皮带传动技术、条形码应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先进的综合控制系统。该系把最先进的系统引入教学,给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四个定位”,即职业技能竞赛的定位、技能培训与鉴定的定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定位、符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定位。
立足教学创新和设备更新,该系探索出了一条服务社会、贴近市场、务实有效、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和毕业生就业之路。近年来,该系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在全省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多项一等奖,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获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项目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