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他踏出校门,成为市第五人民医院口腔科的一名医生。24年来,他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用精湛的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他,就是市第五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李晋青。
工作24年见证口腔科变迁
24年前,李晋青到市第五人民医院报道时,口腔科只有3张治疗床。他至今还记得,那种黑色人造革的治疗床体积很大,也特别笨重,患者半躺在治疗床上,医生需要手动调节床的高度,由于治疗床功能受限,医生在为患者治疗时,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姿势,工作一天累得脖子都抬不起来。
李晋青进入该科后,先跟着老师学习,了解科室的工作。实践和理论总是有一定的差距,李晋清虽然毕业于专科学院,但他到临床工作后才发现,当初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操作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于是,多看、多问、多动手成为李晋青进步的法宝,24年从未间断。李晋青还给自己规定,每年至少参加两次学术交流会。他说:“学无止境,对于学医的人来说是至理名言。不学习,技术就会落后;不学习,治疗水平就无法提高。”
李晋青说,以前,到口腔科看病的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的牙齿因使用时间太久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因牙齿脱落导致无法咀嚼食物,治疗方法多是补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口腔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拥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特意到医院进行微创修复,从而提升面部美感,让笑容更迷人。
从关注儿童龋齿、拔乳牙、正畸以及为老年人装假牙,到如今遍地开花的牙齿种植、牙周治疗甚至牙齿美白,现代口腔医学已不只是解决病症、恢复功能,而是实现功能和美学的统一。
牙齿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功能,要想满足大家的需求,医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去年,李晋青通过培训考试获得了瓷贴面微创美学修复技术资格认证。
人们的口腔健康意识增强了,医疗技术水平也提高了,李晋青所在科室的设备也经过了多次更换。如今,该科使用的治疗床非常先进,患者可以通过治疗床上方的液晶显示屏,看到医生给自己进行口腔诊疗的过程。
一心一意为患者服务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李晋青对待每一位患者都特别有耐心,尤其是那些急症患者。
去年,一位老太太因为牙齿疼痛到医院就诊,李晋青诊断其患有根尖炎及牙体缺损。根据老人的症状,李晋青对老人其中的一颗牙齿进行根管治疗,另一颗牙齿进行烤瓷冠修复治疗。几次复诊后,老人牙齿疼痛的症状消失,由于牙齿做了牙套,咀嚼功能也提高了。
为此,老人非常高兴,她记下了李晋青的名字和电话。一天,李晋青在家休息时,突然接到老人打来的电话。老人在电话中焦急地说,她的孙女突然牙疼,因为第二天要去外地出差,希望李晋青帮忙看牙。李晋青丝毫没有犹豫就答应了,立即返回医院等候。
老人带着孙女也很快赶到医院,李晋青检查后确定患者突然牙疼是炎症引起的,因患者第二天出差,李晋青在为她治疗后,给她开了消炎药,并嘱咐她在出差期间要按时吃药。由于害怕患者忘记吃药,她出差期间,李晋青还打电话提醒其吃药。患者出差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医院找李晋青彻底治疗牙病。
“我本身是四环素牙,以前抽烟厉害,一天一包,还爱喝浓茶和咖啡,牙齿坏得厉害,去年来这里把病牙治好后,今年我又开始对牙齿进行美容修复。”患者刘先生说,“如今,我的牙齿经过治疗后变得整齐又洁白,而且我的思想也发生了改变,开始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李晋青说,为了尽可能保留患者刘先生的天然牙,他给患者的牙齿做了瓷贴面,并进行多次试贴。
“患者微笑的弧度是怎样的都要考虑进去,让瓷贴面看起来更自然、协调,而不是把设计传输给技工,直接在石膏上做。”李晋青说,治疗牙齿疾病不仅要让患者能正常咀嚼食物,还要让患者露出自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