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媒体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学生路的光阴故事 几代人的绵长记忆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的微新闻公布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对空置房屋该如何收取物业费
镇企村协调推进乡村振兴
消防车“怒怼”私家车,给司机上了一堂法治课
打赢“蓝天保卫战” 要向行动要战果
焦作住建微信公众号首期推送反响强烈
山阳基层党建微信公众号改版上线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7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路的光阴故事 几代人的绵长记忆
本报记者 王 颖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7月8日,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在头条位置推送了一篇题为《紧急集合!那些年,在焦作学生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你们在哪儿?》的文章。

  一条老街,几多回忆。这条集合了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老街,这个让人怀念、让人爱的地方,留下了几代人的美好记忆。

  文章推送后很快“刷爆”市民的朋友圈,并由此引发了无数网友回忆美好童年、青春时光的热潮,学生路也因此在网络上走红。

  该文通过采访多位“70后”“80后”市民,听他们讲学生路的故事,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再现了学生路近三十年来的变迁,引发了那些在学生路疯过、爱过、痛过、成长过的网友关注、点赞和评论。

  网友@怡然自得(楚梵)说:“1984年在学生路小学上一年级,1990年在十一中上初中,我家就在学生路小学后边的操场边住,所有童年的记忆都在这里。那片平房门前的蔷薇花,被钻出一个大洞的松树,学校门口的小卖店,神秘的防空洞,宽阔的大操场,学生路上的南通包子,十一中门前的豆腐脑……这些都成了心中遥远又美好的记忆!”

  网友@桃子麻放心海说:“有没有在学生路驻焦某部当过兵的战友?我想说,当年部队卫生队对面的音像店里放的歌陪我度过了懵懂的义务兵生涯。当时,流行朴树唱的歌曲《平凡之路》,每次听到这首歌我就有点想家,内心五味陈杂……谢谢!这条路陪我度过了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网友@龙嘉说:“整个童年都在学生路度过,每天听着军队的号声醒来。最初的学生路并没有那么多饭店,是一条非常安静的小路。路口处每天都有一个老太太在卖5分钱的冰糕。后来小吃越来越多,感觉跟从前大不一样,但南通包子、牛肉拉面、拐角的烤羊肉串,学校门口的各种地摊儿零食、擀面皮、香酥鸡等还是让人嘴馋,让人难忘。时光流逝、岁月变迁,我还是喜欢学生路最初的模样。”

  网友@申春红说:“小时候,还流行用粮票换东西时,我和小伙伴会偷偷用家里的全国粮票换钱去买学生路上的南通包子,那包子吃着真香啊!”

  网友@苗苗说:“最怀念的是每次从学生路小学放学路过十一中时闻到的丁香花味道,香味扑鼻。时光匆匆,学生路虽然没有以前那么繁华,但它依然停留在我的青春里。”

  网友@微微笑说:“从小生活在学生路的我现在已经在异地上了大学。从部队幼儿园到学生路小学再到二中(现市实验中学)读书,这条路陪伴着我成长,见证了我最快乐的童年时光。这条路虽不长,但是应有尽有,真的很棒!”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