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高职院校创业学院副院长的一段讲话视频在微博上热传。视频中,他说的下面这段话引发网友热议。他说,在学生的创业路上,学校的政策是非常给力的。在政策推出之前,有一个学生,他因为创业,7门课不及格,到最后学校研究给他如期毕业。不仅如此,还推荐其为省级优秀毕业生。他还说,学生可以用创业的业绩来申请某些课程免修、免听,甚至免考。此事能在舆论场引起讨论,症结就在于,学业和创业哪个更重要。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刚柔v:学业与创业是两码事。学业未完成的在校生,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不提倡干与学业无关的事,当然,对有条件的学生创业,也不反对。但因创业未完成学业的,还是要完成学业,因为创业的成功,并不代表学业已经完成。要想成为合格的毕业生,还得补上这一课。
@心雨zyh:创业学院创业固然重要,但学业也不容忽视。学业指导创业,创业离开了学业正确的指导,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定行之不远矣!
@风景城赏风景:学生创业,7门课程不及格,不仅能如期毕业,还被推荐为省级优秀毕业生。这样的政策,彻头彻尾就是“读书无用论”的翻版,这样的学校,有名无实就是地地道道的文凭贩子。
@春州芳甸:学业与创业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学生自己的能力。但是7门功课不及格还给毕业证,这样的做法不妥。这是鼓励学生创业、放弃学业,那上学还有什么意义?
@东山谢氏:创业要看是什么创业,若是不读大学也能创的创业,那还有必要读大学吗?既然读了大学,学业就该按要求完成。创业在求学期间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孰轻孰重,必须清楚,不能舍本逐末。学业好,起点高,对创业肯定有指导作用。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此时不好好读书,日后想读或许力不从心、无暇顾及。
@露丝独特: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各种措施,提供各种优越的环境本无可厚非,但有一点应该成为共识,不能失去理性,不能为了迎合而失去原则;不可违背了教育的本意,丢掉了教育的责任。
@邵武古山何氏:学历送给所谓的“创业成功人士”,明显是在弄虚作假,亏这位学院副院长说得出来,就是创业成功人士自己也会不好意思,这实在是一个见不得人的馊主意,不能提倡。
@雄观漫道真如铁:创业这种事,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吗?笔者不敢苟同。我理解的创业学院,不是一门心思奔创业,而是在学好学业的基础上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取创业学院名字可以,但切不可就此背上沉重的创业包袱,为了创业而创业,荒废了学业,这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蒋珊如此多骄:教育必须秉持教书育人理念,不要拿乔布斯、比尔·盖茨来说事,这只是个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业始终是最重要的,教育者尤其需要坚定不移地告诉学生这一点。
@天道酬秦015:创业成功就可以放弃学业不可倡导,对学生也是是非常有害的,很容易给人一种趋利的印象,为了成功可以不顾规矩,甚至牺牲规则。为个别人忽视大多数人的利益,风气形成可能伤及教育的根本。
【下期话题】
“谢师宴”
高考结束,录取即将开始,金榜题名之后的“谢师宴”也将如约而至。高朋满座,胜友如云,老师则被奉为上宾。备受尊崇的老师都有哪些?一般都是高中的老师,尤其是高三老师。初中、小学的老师会有一些,幼儿园的老师几乎见不到。很多高考新科“状元”们甚至连幼儿园老师的名字都想不起来。王国平新著《王国平说幼教》一书中,有一篇文章题为《高考谢师宴最应该请幼儿教师》,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并在文章第一句就说:“我一直因这事儿为幼师鸣不平!”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