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雨季,也是防汛的重要时期。
据黄河流域气象中心预测,今年6~9月,黄河流域降水量整体偏多,中游大部和下游偏多约二成,其中山西、陕西和内蒙古部分地区偏多二至五成,加之沁河、伊洛河偏多约二成,今年黄河中下游发生较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我市黄(沁)河防汛准备好了吗?7月10日,记者深入焦作河务部门和黄(沁)河沿线采访后发现,我市已经作好了迎战主汛期的各种准备。
水利部和省、市领导高度重视黄(沁)河防汛工作。从4月20日到7月5日,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察委主任任正晓,副省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武国定等,市领导王小平、徐衣显、刘涛、刘新旺、王建修、杨文耀、武磊等深入我市沿黄各地河道险工险段和重点部位,检查指导黄(沁)河防汛工作。
焦作黄河河务局副局长李怀志告诉记者,入汛以来,我市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制公示制度,在《焦作日报》上对黄(沁)河重要堤段防汛责任人名单进行公示,孟州市、温县、武陟县、沁阳市、博爱县黄(沁)河防汛责任人名单均在当地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同时,我市开展了黄河防汛调度综合演练。焦作黄河河务局模拟演练5个洪水量级的黄(沁)河防汛指挥调度程序,同步完成清滩及涉水安全宣传、控导工程较大险情抢护、抢险人员及防汛物资跨县调动、险工较大险情抢护、重大险情抢护、浮桥拆除6个实战演习科目,提升了各级应对洪水的处置能力。我市还编制了分类部门保障预案,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防洪预案体系,召开了黄(沁)河抗洪抢险职能组、抗洪抢险后勤保障组和防汛抢险技术组专题会议,做到心中有责、心中有数。
为作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准备,我市超额落实防汛物资及防汛抢险大型机械设备,已完成大型机械储备463台(套)及群众储备柳秸料2145万公斤,分别达到省定任务数的5.8倍和1.4倍,为黄(沁)河防汛抢险提供了物资和设备保障。在加强群防队伍组织与培训演练方面,我市按照“政府主导、行政事业单位牵头、群众参与”的模式落实群防队伍,共落实群众防汛队伍9.05万人,重点落实行政企事业单位人员7291人,占任务数的176%。沿黄(沁)河各县(市)均已完成群防队伍培训和演练,重点培训抢险技术骨干2391人,占任务数的140%。为确保大洪水期间黄河滩区和沁北自然溢滞洪区群众及时快速安全转移,武陟县和温县都采取“一村演练,多村观摩”方式开展了迁安救护演练。
建立迁安预警平台是今年我市黄(沁)河防汛的一大创新。为确保黄(沁)河发生大洪水时能够及时通知滩区群众转移安置,焦作黄河河务局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通信运营商合作,全面排查滩区通信盲点,完善洪水预警手机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将预警信息发布至滩区每一名群众、每一个流动人口,实现预警信号全覆盖。武陟县、温县、沁阳市也建立了滩区迁安预警微信公众号平台。
受黄河上游降雨影响,小浪底水库自7月3日起开始增大下泄流量,小浪底最大泄量每秒4310立方米、西霞院最大泄量每秒3860立方米、花园口最大流量每秒3830立方米。为积极应对小浪底控制泄洪,确保黄河防洪工程安全、滩区安全、涉水安全,焦作黄河河务局及时启动黄河防洪运行机制,各防洪职能组上岗到位,实行全天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防汛督查制度,洪水期间增派巡查人员、增加巡查频次,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及时处置,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