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焦作农业:更优 更绿 更高
精心设计 精准发力 精致建设 精细管理 以高质量城市建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市中组部“万人计划”取得新突破
走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
省政协调研组莅焦调研
我市部署“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建设
“公安文化基层行”莅焦慰问演出
市领导到温县检查督导防汛工作
今日看点
全市文化扶贫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农业:更优 更绿 更高

作者: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今年三夏,我市24.76万亩优质强筋小麦喜获丰收,产量达1.36亿公斤,多收入2000万元。

  这是我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不断推进农业调优、调绿、调高,提高供给质量,保障有效供给,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变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这是我市农业农村出现的新变化。

  调优,从单元到多元

  今年麦收前,前来参加河南怀川种业小麦新品种观摩会的种子经销商,争抢着下订单,把“怀川916”“焦麦266”“怀川66号”抢订一空。今年,该公司生产的2000万公斤优质小麦种子全部卖光。

  在焦作,这样的种子企业多达39家。今年,全市小麦种子面积100.5万亩,占全市麦播面积的37%,能生产优质小麦种子4亿公斤。

  从种粮食到卖种子,这是我市农业生产从单元到多元、从优质到高效的重大转变。

  在今天的怀川大地,从种粮食,到种优质强筋小麦、种优质果蔬、种“四大怀药”,再到卖种子、卖面品、卖食品、卖产品,成为新常态,也是我市调优农业的最大亮点。

  我市是全国粮食高产的一面旗帜,曾荣获“全国小麦千斤市”“全国黄河以北吨粮市”“中国优质小麦之都”等多项桂冠。仅修武县近7年就创造了19项全国小麦高产纪录。

  农业既要高产,更要优质高效。为了调优农业,我市把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草畜、优质花生、优质林果和“四大怀药”,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做大做强优质小麦、种子、果蔬等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从而提升了我市的农业核心竞争力。

  去年全市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只有11.92万亩,今年就增加到24.76万亩。小麦种子面积扩大到100.5万亩,生产小麦种子4亿公斤。今年,孟州市作为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示范县市,建立了以丰德存麦5号、西农538、周麦30、郑麦366、怀川916为主的5个单品种集中连片优质小麦万亩示范片,整建制创建5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示范区,共种植优质小麦10万亩。

  “品种优,价钱好。”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谢翠梅说,去年全市优质小麦七成实现了订单生产,每公斤收购价高于市场价1毛到4毛钱。今年全市96.7%优质专用小麦实现了订单生产,不愁卖、价钱高。

  “全市蔬菜、水果、食用菌等作物种植业发展势头良好。”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王金梁说,目前全市种植蔬菜61.6万亩、水果13万亩、油料37.3万亩、瓜类5.3万亩、花卉1.4万亩,食用菌投料6万吨。

  在农业调优的同时,我市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不断拉长产业链条。目前,全市建立了面品、玉米、肉品、“四大怀药”、乳品、果蔬、调味品、饮品、林产品九大类18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其中12个被认定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数量位居豫北地区第一、全省前列。去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年销售收入超650亿元。

  天香面业是一家以面粉生产及挂面加工为主组建的集科、工、贸一体化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日处理小麦1800吨,拥有粮食仓储16座,挂面年产能达6万吨。该公司用怀川小麦生产的产品有“麦乡”系列和“黄河麦场”系列优质面粉、挂面等20多个品类,产品销往山西、青海、甘肃等20多个省。在产业集群的带动下,当地小麦转化率达90%。

  调绿,从优质到高效

  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我市以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发力点,取得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多赢局面。

  “‘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多少是检验我市农业调绿成果的有力证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任李建设说,去年,我市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31个,其中有机食品3个、绿色食品21个、无公害产品7个;已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有2个。截至目前,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133个,面积达126.3万亩。其中,无公害产品68个,面积76.1万亩;绿色食品58个,面积28.3万亩;有机食品5个,面积0.3万亩;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面积21.6万亩。

  争创知名品牌在我市渐成气候。焦作明仁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的明仁品牌成功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全市目前国家级品牌达4个。全市现有河南省著名商标71个、河南省名牌产品10个。“怀山药”获“河南省区域公用品牌”荣誉称号,“菡香”大米等5个品牌获“河南省级特色农产品品牌”荣誉称号。修武县云台冰菊绿色种植基地、马村区华盛绿能创业基地、博爱县博爱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创业基地入选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

  我市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武陟县作为我省第一家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的县,2家企业的4个产品已获有机食品认证,今年该县又申报了2家企业的3个产品。当前,我市正在建设全省第一家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绿色耕作是我市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去年,我市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化肥、农药使用量明显减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利用率明显提升,农业转型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通过减量替代,推广测土配方技术,去年我市农作物化肥增幅降到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430万亩,比上年增加11.6%,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达85%,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100%。

  通过推广施用商品有机肥、秸秆还田新技术,去年全市商品有机肥使用量达1000余吨,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还田率达95%以上,有效提高了全市耕地的有机质含量,改良了土壤物理性状。

  通过利用各地猪、牛、羊、鸡等畜牧饲养优势,指导农户堆肥腐熟,去年全市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达60%以上,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95%以上。

  通过利用畜禽粪便,鼓励引导农民积造农家肥,大力推广“规模养殖+沼气+社会化出渣运肥”模式,提升了沼渣沼液有效利用率,培肥了地力。去年,全市沼气用户达12.78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达88处,年处理粪便污水约400万吨,产生沼液、沼渣380万吨,产气量5418万立方米。

  调高,从增产到增收

  调优、调绿、调高,调出了我市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武陟县乔庙镇马宣寨村自古就有种植水稻的传统,所产大米晶莹透亮、口味独特,为米中佳品。为把“菡香”大米做大、做强、做优,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菡香”系列大米先后申报、获得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成为河南著名商标。“菡香”大米靠质量赢得市场,成了北京、上海等市场的抢手货。优质才有优价,“菡香”珍珠米在北京等地1公斤卖34元,有机米1公斤卖80元。去年,该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突破6000万元。

  修武县在调新品种、调优品质、调高效益上下功夫,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题。修武县政协副主席杨法谊说:“目前,全县重点引进推广了丰德存5号、新麦26、西农979、郑麦9023、百农4199、周麦22、周麦27、百农418等10多个新品种。今年全县有24万亩小麦,其中小麦种子就占6万亩,其余全是优质中筋和优质强筋小麦,小麦优质率达100%。由于今年生产的小麦全是绿色、优质小麦,很多示范户的小麦还没收割就被客户订购一空。”

  小麦生产的转型,增加了农民收入。市种子管理站站长刘长青说:“今年,全市4亿公斤优质小麦种子按平均粮价加价15%计算,预计农民可实现增收1.4亿元。”

  小麦生产的成功转型,也为黄淮海麦区的粮食生产作出了贡献。去年,我市向黄淮海麦区销售优质小麦种子3亿公斤,供种面积达2400万亩,预计今年可实现粮食增产7.2亿公斤、农民增收8.5亿元。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