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博爱县在该县职专举行电商扶贫实践基地签约仪式,来自该县23个贫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代表和县电商协会、县职专签订电商扶贫实践基地建设协议书。这是该县推进电子商务扶贫工作开展、提升贫困户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构建贫困群众脱贫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年初以来,该县按照省市农村工作会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博爱县1号文件精神要求,出台《博爱县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突出抓好精神扶贫、产业扶贫、政策扶贫、党建扶贫,重点打造电商扶贫、集体经济带贫、特色产业扶贫、党建扶贫等扶贫模式。各行业部门、帮扶单位、乡镇(街道)、184个有贫困人口的村按照要求,也制订了相应的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并进一步落实“3+18责任体系”,建立党政同责、书记主抓、分级负责、各方协同、工作到户、责任到人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全县上下形成脱贫攻坚责任逐级压实、层层传导压力的工作格局。
建立建全制度,保障政策落实。为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政策落细落实,该县研究下发《博爱县进一步压实行业部门脱贫攻坚责任的通知》《关于规范行业部门政策落实、活动捐助的通知》,着力疏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该县充分发挥行业职能部门作用,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抓好“五个应尽”(应救尽救、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训尽训、应建尽建),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截至目前,该县卫生计生委严格执行“两化七免一促进”政策,免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免费为60岁以上贫困群众体检1745人,免费为1277名贫困患病人员提供定制医疗服务。该县民政局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3980名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406.4万元,为125名特困人员发放特困供养金34.39万元,为1519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78.44万元。该县教育局资助建档立卡学生3284人,资助金额达178.67万元,实现教育资助政策全学段覆盖。该县人社局对252名有培训就业需求的贫困群众,分类别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累计举办“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和精准扶贫转移就业暨服务产业集聚区企业专场招聘会9场次,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366人次。
打造扶贫项目,抓好资金落实。今年,该县共收到2018年省、市、县扶贫资金2472.28万元。为利用好省、市、县扶贫资金,该县认真谋划扶贫项目建设,重点打造电商扶贫、集体经济带贫、特色产业扶贫等扶贫模式,进一步抓实产业、做强特色,树立样板、打造品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是打造特色产业扶贫模式。该县重点支持特色蔬菜林果业种植,清化、磨头、孝敬、金城等乡镇(街道)新建大拱棚和半地下式温棚100座,寨豁乡新增樱桃、冬桃树种植面积100亩,许良、月山、磨头、鸿昌等乡镇(街道)新增赤松茸种植面积100亩,金城乡扩大草坪种植400亩。二是打造集体经济带贫模式。该县总结推广南朱营“产业优先、股份合作、集体带动、全民共享”的“南朱营集体经济+扶贫”发展模式。今年计划打造4个村(狮口、双庙、南朱营、西碑)发展集体经济的典型,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该县在南朱营村召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场会,总结推广“南朱营集体经济+扶贫”发展模式。三是打造电商扶贫模式。该县向电商扶贫项目倾斜,投资400万元,重点支持博爱人家电商进社区、十七组电商公司赤松茸种植加工车间、浸云竹器加工车间等电商扶贫车间建设。目前,该县已完工项目37个,正在实施项目31个,其余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该县项目资金拨付率为30.34%,位居全市第二。
狠抓问题整改,扎实开展工作。该县制订出台《关于开展脱贫攻坚基础工作“回头看”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回头看”活动的具体内容,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定了“十看”具体工作标准(一看问题整改、二看档卡资料、三看政策落实、四看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五看精准识别、六看精准退出、七看数据质量、八看产业发展、九看人居环境改善、十看群众满意度),按照整改要求和整改目标建立了整改清单和工作台账,力求达到“六个零差错”“四大提升”工作目标(“六个零差错”,即档卡资料零差错、政策落实零差错、精准识别零差错、精准退出零差错、资金安排使用零差错、数据质量零差错;“四大提升”,即反馈问题整改大提升、产业发展大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大提升、群众满意度大提升),确保“回头看”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