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手机争夺战”“网络保卫战”“游戏狙击战”在不少家庭上演。父母责怪孩子沉迷网络、孩子埋怨父母跟不上时代……信息时代的发展,正在对传统亲子关系产生影响,亲子间“数字代沟”的形成,呼唤家庭教育新方法和新理念。 (据《新华每日电讯》)
网络潮流,远非父母可以拦截或阻挡。所以,孩子过早与手机、网络亲密接触,在所难免。诚如有统计数字显示,平均有超过28.3%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5岁时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的儿童达到31.6%。到14岁,孩子在媒介使用各种行为的关键指标就已超越了他们的父母。
数字时代,带来了种种考验,对于父母而言,最担忧的,一是孩子沉迷和成瘾现象;二是网络良莠不齐的信息给孩子造成的误导,以及给他们带来的伤害。这种担忧并非没有必要,因为现实中因网络沉迷给孩子带来的恶性事件不是没有。可以说,每个案件的发生,不仅是个人家庭悲剧,更是社会之殇。
因此,亲子间“数字代沟”看似是家庭之事,但未尝不是社会大事。减少亲子间“数字代沟”,首先,父母应学会成为数字时代的好父母。诚如专家建言,及时了解孩子的网上生活、及早培养孩子上网的好习惯、适时增强孩子的网络素养等,应引起父母重视。唯有父母善于走进孩子的“数字世界”,才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共同成长。
其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媒介素养教育就是针对媒介素养的内容进行教育,以提高人们使用、理解、运用传播媒介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网络时代,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当从娃娃抓起,这不仅要靠家长引导、老师培养,也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及其他社会机构参与其中。
第三,有效的亲子陪伴不容缺失。一个不容争议的事实是:内心富足的孩子不会沉迷游戏。因此,家长也应该关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近日腾讯公司副总裁姚晓发出了一封给孩子和父母们的公开信,提出“每周一小时,不插电的陪伴”倡议。实际上,这样的倡议看似简单,对于一些父母却是老大难。其实,为了孩子就须多些不插电陪伴。
总之,网络与数字设备,对于孩子们而言,并非是洪水猛兽。当然,面对出现的亲子间“数字代沟”现象,也不能放任不理,必须给予正确对待。尤其是父母,有“数字代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积极解决。要知道,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他们成长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因此,爱孩子就应让“数字代沟”远远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