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 通讯员顾卫林、廉素花)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是高质量党建保证高质量发展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动实践,是党建主体责任在扶贫开发领域的具体体现。今年年初以来,武陟县西陶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注重加强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农村党员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壮大脱贫攻坚骨干力量,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证。
武陟县委办公室驻西陶镇古樊村工作队,立足“贫困户收入提升、村容村貌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在做好精准扶贫基础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去年为7户贫困户申请了江河纸业、黄河集团金融扶贫项目,为一户争取了食用菌基地分红,筹措资金22.8万元建设了光伏发电到户增收项目,为贫困户落实各项惠民补贴6.25万元,也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今年,又有15户贫困户不同程度享受到了医疗报销等12项扶持帮扶政策。
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武嘉分局驻西白水村第一书记李志刚,在为村里争取资金,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将每月第二个周六定为党员联谊活动日,组织机关党员与村里的党员共同学习交流党的十九大精神,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发展路径,提高了村里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北阳村贫困户陶凤英身体不好,儿媳伤残,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翟保运为她申请了低保,将她的儿子安置到村扶贫就业点上班,每年有了固定收入,又为她丈夫在村里找了卫生管理员的公益岗位,协调她的儿媳参加镇里组织的电商培训,并将自己家的临街房屋免费提供给她儿媳做电商。陶凤英逢人便讲:“感谢俺书记,感谢共产党,党的政策真是好啊!”
“党建载体是开展脱贫攻坚的基础。”西陶镇党委书记冯会民说,“必须积极创新党建载体,探索‘党建+精准扶贫’‘党组织+产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党建资源,推动农村党员创业,打造农村创业示范基地,着力将党建载体打造成带动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的先锋工程,实现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的系统工程,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