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业管理公司承担的物业服务也越来越全面,除了正常的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外,小区公共设施、设备的保养、维护也逐渐被业主所关注。近日,家住老城区的杜女士致电本报时气愤地说:“我们小区地下车库出入口顶棚的玻璃坏了一块,前段时间暴雨天气,雨水顺着没有玻璃的顶棚流到车库里,我的汽车轮胎在雨水里泡了两三天。我曾多次联系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要求及时更换残缺不全的玻璃,但至今问题没有解决。我们业主每户每年需缴纳1000多元的物业费,最后却连块玻璃都不给安装。”
随后,记者来到杜女士家所在的小区,对其反映的情况进行了核实。记者在该小区地下车库出入口看到,顶棚上的玻璃已经掉落一块,侧面的玻璃也有明显损坏。此外,有其他业主反映,小区内的墙砖也有不同程度损坏,给居民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不少业主都和杜女士的想法一样,认为自己缴纳的物业费里应该包括有公共设施、设备维修费用,事实是这样的吗?这些公共设施、设备损坏后应该由谁维修呢?
根据《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物业服务费用的构成包括物业服务成本、法定税费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利润。实行物业服务费用酬金制的,预收的物业服务资金包括物业服务支出和物业管理企业的酬金。物业服务成本或者物业服务支出构成一般包括以下部分:物业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等;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费用;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办公费用;物业管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经业主同意的其他费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大修、中修和更新、改造费用应当通过专项维修资金予以列支,不得计入物业服务支出或者物业服务成本。也就是说,业主缴纳的物业费不包含小区公共设施、设备损坏后更换的费用。
“小区内公共设施、设备损坏时,若在保修期内,应该由设施、设备的提供商家负责;超过保修期出现问题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立即组织应急维修。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有关申请后,应当即时核准并拨付专项维修资金。物业服务企业使用应急维修费用后应当向业主公示,若由业主大会自行管理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按照前款规定执行。”市房产管理中心有关人员向记者表示,小区内电梯、视频监控、自来水供应设施、消防设施等公共设施的日常运行、维护是由物业公司提供服务,若需要更换则需要提取专项维修资金。
那么,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小区各部位、部件的保修期是多少呢?根据《房屋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为2年;装修工程为2年。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