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把焦作建设成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市在新时代有怎样的新作为、谱写了怎样的新篇章?从今日起,本报开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第一方阵英雄谱》栏目,推出一批重点报道,敬请关注。
谋在当下,赢在未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30个中原经济区省辖市中经济哪家强?7月4日,省社科院公布《2017年中原经济区省辖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我市作为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第四位,跻身全省前列。
中原经济区以郑汴洛都市区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我省全省并延及周边安徽、山东、河北和山西的部分地区,共包括30个省辖市和3个区、县,覆盖面积约29万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底,中原经济区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
无独有偶,沁阳市在河南18个地市105个县(市)经济综合实力“大PK”中排名第十位,成功跻身前10强。这是该市继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县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在此次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沁阳市是我市唯一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表现抢眼,为我市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增添了光彩。
数字尽管枯燥,但最具说服力。再看我市今年上半年经济发展成绩单,同样耀眼:
——工业生产缓中趋稳。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较1~4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较快增长。1~5月份,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1~5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居全省第十一位。投资运行特点:第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1~5月份,全市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4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投资减缓。1~5月份,全市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增长1.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8.3个百分点。
——财政金融稳步增长。1~5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8亿元,增长17.1%。税收收入完成42.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8%。5月份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916.3亿元,比年初增加38.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42.9亿元,比年初增加19.4亿元。
变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这是我市农业农村出现的新变化。今年三夏,我市24.76万亩优质强筋小麦喜获丰收,产量达1.36亿公斤,多收入2000万元。这是我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不断推进农业调优、调绿、调高,提高供给质量,保障有效供给,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焦作产业转型的引爆点在旅游,旅游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并在社会上掀起了二次创业的热潮。而且,我市正在实施的焦作旅游十大创新提升工程,将促进我市旅游业向着更高端、更绿色、更智能、更融合、更标准的方向发展。
昔日,焦作靠“香砟”而出名;今天,怀川凭转型跨越提质。近年来,我市在工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中演绎了精彩“变脸”,中原内配气缸套、风神轮胎、智能造纸机械、龙蟒佰利联精细钛白……一批批高大上的工业产品从这里走向国际,向国际行业巨头叫板,区域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对标《中国制造2025》,我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做强优势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精传统产业,做优生产性服务业;合理布局发展空间,培育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和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推动焦作制造向焦作创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建设制造强市,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提供重要支撑。
龙蟒佰利联引进先进技术,在国内开创大型沸腾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的先河,不仅大大降低了“三废”排放,还通过实施富钛料项目、钛石膏制砖项目,实现了循环发展,打破了企业发展瓶颈。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在我市调研时,对佰利联公司转型升级的做法大加赞赏。
卓立膜材料研发能力、产能、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均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先后承担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1个、省重大科技专项1个、省部级科技计划4个;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40%,其中输液袋用热转印膜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国际市场的销售量更是连年翻番。
蒙牛乳业入驻焦作以来,依托乳制品生产主业,积极推进种植饲养、冷链运输、物流包装等上下游配套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了乳制品产业集群。
多氟多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了由氟化工向新能源的成功转型。多氟多公司以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千吨级晶体六氟磷酸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园项目、年产3亿AH能量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组项目为抓手,致力于技术创新,从氟化工向新能源进军,从生产电池材料到生产电池产品再到发展电池产业,从生产电动部件到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拥有市场话语权,占领市场主导地位。
我市产业体系完备,现已形成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十大产业;产业链条完整,集群效应明显,是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制造基地、国家铝工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近年来,我市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浪潮集团、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纷纷落户焦作,电商产业发展走在了河南省前列。
焦作营商环境优越,生产要素富集,毗邻晋东南煤海,南水北调横穿城区,西气东输穿境而过;开放条件完备,拥有焦作海关、河南德众保税物流中心等对外开放平台,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8家省级产业集聚区;政策环境优良,是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中部地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
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我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风生水起。其中,沁阳近两年的高质量发展尤为显眼。沁阳市曾经是“十八罗汉”闹中原的一员骁将,作为经济发展的“隆起带”出彩中原。但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发展一度滑入低谷。
去年以来,敢为人先的沁阳人,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经济质量效益为重心,吹响了转型发展的集结号,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突破原有产业的束缚,实施“无中生有”的招商理念,培育催生出大数据、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突破规模的局限,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打造方便高科技、轻资产项目落地的平台,形成了以转求进、以进提质、以新促优的发展格局,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去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426.9亿元,位居全市各县(市)第一位;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全市第一位。今年,沁阳计划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247个,总投资1185.46亿元,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132.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0.5%。国电投投资15亿元的和光光电一期、投资1亿元的鑫宇之光光通信器件及组件等一批项目即将投产。
谋在当下,赢在未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凤凰涅槃,期待焦作经济能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这场烈火中重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焦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