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14时50分许,在九里山矿准备队生产二班班前会上,当安全班长何军从该矿领导手中接过绣有“6月份安全优秀班组”字样的锦旗时,热烈的掌声在现场久久回荡。
准备队生产二班自1983年4月30日矿井投产以来,跟随区队征战百米井下,安全出煤超过350万吨,连续35年没有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现有职工41人。那么,这个普通班组为什么能够在安全生产上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成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秘诀?笔者为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安全管控 贯穿始终
“现在开始排查‘十种不安全人’,希望有情况的人自觉离开,否则被排查出来,后果自负……”何军在班前会上大声说。
何军向笔者介绍,为确保安全生产,班组在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严格安全生产过程管控。首先,在班前会上,通过“看、闻、听、查”对休息不好的人、班前饮酒的人、身心不适的人等“十种不安全人”进行排查,从源头杜绝人的不安全因素。其次,强化班中隐患排查,班组长坚持对作业区域不间断巡回检查,特别是当生产条件困难的时候,班组长紧盯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坚决做到隐患处理不好不生产。第三,做好班后总结,对于发现的人为安全隐患,无论大小,升井以后都要对照安全操作规程分析隐患产生的原因,组织大家讨论,找出解决办法,避免“重复性”隐患再次发生。
35年来,准备队生产二班转战工作面69个,面对过瓦斯、水患、顶板等自然灾害,面对过断层、过老巷、废巷等复杂地质条件,没有一兵一卒伤亡,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严抓质量 一丝不苟
“我们班之所以能够连年实现安全生产,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严抓工作面工程质量,以优质的工程质量来保证安全生产。”生产班长彭顺民对笔者说。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为保证工程质量,准备队生产二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加强现场质量管理,“上尺、上线、上量具”,认真做好每一项工程。围绕上下巷单体柱打设、面内采高控制以及机头机尾文明生产等环节,细化完善技术措施和工作标准,实行工程质量跟踪,经常在3个生产小组之间开展劳动竞赛,以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同时,在工程质量自检、互检、专人检查的基础上,由班组向小组、由小组向个人逐级延伸,使个人达标、小组达标、班组达标,工作面巷道地面平整干净,物品摆放整齐划一,各种支护牢固规范,线缆吊挂横成线竖成排,煤帮、液压支架、溜子三直一平……
由于准备队生产二班对工程质量要求细、监督细、考核细,标准明确,奖罚分明,极大提高了职工狠抓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积极性,工程质量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
执行制度 铁面无私
“条条制度血写成,绝不能再用鲜血来验证,只有严格贯彻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有效防止事故发生。”何军对笔者说。
在制度执行上,准备队生产二班坚持一把尺子定上下,没有制度外的特殊职工,对违反制度的职工一视同仁,不姑息、不迁就,坚决按规定处罚。为强化安全管控,班组与三个生产小组鉴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生产小组与职工签订责任书,并在全班以三人为一个诚信单元共建立14个诚信单元,每天分工后个人签字,一人违章,三人受罚,促进职工做到联保互保,使制度成为安全生产的保护墙。“上个月10日我在工作面光顾着做维护,35号单体柱卸压我都没有发现,结果自己违章受罚不算,还连累了别人,真是既丢票子又丢面子……”采访中,采煤工王胜昔红着脸说。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九里山矿准备队生产二班连续安全生产35年,班长换了九任,职工换了一茬又一茬,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不难发现,他们坚持围绕安全抓生产的精神始终在传承,坚持安全生产标准化保安全的好传统始终没有丢,这才是斩获骄人业绩之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