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中小学生对充满美感的学习内容有着广泛的兴趣。让优秀电影走进校园,能帮助学生愉情悦性、陶冶精神、激发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运用影视教材开展审美教育,关键是要有好的电影、优秀的电影。如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系列影片,会使小学生的心灵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观看亲情教育影片,能浇灌出一颗颗善良、正直的心灵;观看环保教育影片,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观看风景名胜纪录片,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学习《钱塘江大潮》一文,播放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大潮翻江倒海、万马奔腾的气势,让学生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使学生大开眼界,既提高了欣赏水平,又获得了自然知识,激发了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生一方面有渴望美、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他们的世界观尚未成熟,对美的判断标准尚存模糊,缺乏审美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潜在的低层次的审美转化为高层次的审美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王维的《山居秋暝》,先让学生充分朗读,再观看风景片《山居秋暝》,会唤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欲望。《桂林山水》一文,利用电影资料片展现了桂林之水清澈透明、山巍峨挺拔的艺术形象,在影视阅读欣赏中充分体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意境;《绝句》中展现了翠绿的色彩、欢快的音乐,表现了春光明媚的美丽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部优秀电影,是导演、编剧、演员、音乐家等创作人员共同智慧的结晶,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知识,电影是人类文化的艺术宝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优秀影片以直观的艺术手段影响着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在孩子们的心田中播下了真、善、美、爱的种子。电影课以其强烈的人文性、体验性,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美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