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召开焦作品牌形象方案提报会议
九渡村“出水记”
焦作市与嵩县结对帮扶 电子商务培训班昨开班
范庄村:帮扶队带来幸福感
哈密瓜甜了西苟庄人
河南省企业公共资源配置中心启动
图片新闻
我市海绵城市省级试点城市建设迎来中期考核
沁阳市人民检察院 公诉一起涉黑案件
为残疾人托起一片天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7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渡村“出水记”
本报记者 王水涛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7月25日,骄阳似火,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的村民抑制不住脸上的喜悦,奔走相告:山里人期盼多年的尚河村深水井终于出水了。村民刘琪林手捧甘洌清凉的井水激动地说:“多少年了,祖祖辈辈都靠天吃饭,到我这一辈儿总算盼到了这甘甜的井水,以后的日子可就好过了……”

  九渡村位于常平乡东北部,地处深山区,是保存完好的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共210户643人,2017年底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2户307人,是全省深度贫困村,全村13个自然村中仅4个自然村有生活用水,其余9个自然村全部靠天吃水,水窖是家里的生命线。闭塞的交通条件、复杂的地理环境、分散的人口制约了该村经济的发展。

  九渡村是焦作市发改委的结对帮扶对象。通过细致调研,市发改委确立了以党建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根本,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成效的工作思路。不到两年时间,九渡村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坚定了,干事创业的热情提高了,村两委成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美丽小山村蜕变而生。

  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市发改委结合该村实际,利用近年来争取到的300万元国家级传统古村落改造资金,第一个项目就是解决自然村尚河村的吃水问题。

  在深山区打深水井,谈何容易!尚河村位于太行山余脉,地质构造复杂多变,施工环境恶劣,很多施工队现场勘探后都知难而退。市发改委工作队多方协调,并向当地富有经验的“土专家”请教,经招标,最终确定由河南正海公司承包。施工队经过半年的艰苦施工,特别是进入盛夏后,战高温、斗酷暑,克服各种地质难题,终于打出了井水。初期出水量为15立方米至20立方米,最终要打到750米深,出水量达到50立方米,这是沁阳市目前最深的水井,可保证九渡旅游景区的用水量。

  “一项项扶贫政策的实施,一个个扶贫项目的落地,给山村带来的不仅是面貌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心劲儿提高了。现在我们注册成立了丹峡旅游建设有限公司,正在实施总投资20万元的茵陈、蒲公英茶、连翘饮旅游产品开发等产业扶贫项目,正在修建3米宽650米长、从八渡村到里沟村的通村道路,实现山区家家户户门前都是平整大道的目标。产业扶贫打通致富之路,从源头帮助群众稳定脱贫。”市发改委工业科科长、驻九渡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杨波说。

  如今的九渡村,6米宽3000米长的水泥路贯通山上山下,原本杂草丛生的山地游客服务中心正在加紧施工,先进的LED路灯正在打桩,村民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国家级传统古村落。“我们将结合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在工作中突出精准、精细,抓住关键环节,逐一落实责任,使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确保该村于2019年年底前实现整村脱贫。”市发改委主任蒋永立信心坚定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