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孟州市举行“信用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校企合作无缝对接 技能在身成就精英
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开展学生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刷步神器”刷不出健康
“一天一个价”
世相漫话
企业拓展训练不能逾越道德底线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7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企合作无缝对接 技能在身成就精英
——焦作技师学院机械工程二系特色办学发展纪实
作者: 本报记者 张 冬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①
  ②
  ③
  ④
 
   

  2010年从焦作技师学院机械工程二系毕业后,许鑫进入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几年间,从一名实习员工成长为关键岗位的主要负责人,他吃苦耐劳与务实创新的精神受到同事和领导们的广泛赞誉。

  2012年,许鑫到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工作,无论在一线生产还是负责产品质量把关,他都是争先创优的标兵。2015年,他作为服务技师代表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到海外进行技术指导。

  许鑫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和自身的努力及企业、焦作技师学院机械工程二系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据了解,焦作技师学院机械工程二系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实现了课堂教育与企业生产的有序对接,带给毕业生的不仅是就业,还有其掌握一技之长后在企业的稳定发展。

  校企合作,相互促进。该系培养的毕业生实现了就业,企业得到了技术工人。这种高层次的校企合作让学生及其家长吃了定心丸。学生毕业找到工作后,学校的任务并没有到此结束,还要通过回访的形式掌握毕业生的状态。一方面,帮助离职的毕业生重新找到工作;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反馈,掌握毕业生的优点与不足,加强和改进对在校生的教育。

  敢于发现毕业生就业后的不足,源于该系雄厚的实力。该系开设有模具设计与维修、机械设备维修、焊接加工、汽车应用与维修等四个专业,现有专职教师68人,其中高级讲师10人、高级技师5人、技师29人,研究生学历3人。拥有三坐标测量仪、注塑机、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成形机床、先进焊接设备和汽修设备等600多台;拥有一体化实训室25个、专业理论教室20个,主要培养从事通用设备安装、维修并能进行零件加工、模具精密制造、焊接加工和汽车驾驶维修方面的高技能人才。

  在校内,建设的实训场地满足了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实习;在校外,积极寻求合作企业,加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先后与宇通客车、中原内配、制动器、多氟多新能源、瑞庆发动机、中州装备等多家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实际工作为背景,让学生参与生产实践,在企业锻炼,学生在实际中完成了“学”与“用”的转换,实现“零距离”上岗。企业也积极提供资金支持,免费培训师资,无偿提供实训实验设备。

  据了解,焦作技师学院机械工程二系的综合实力在省内名列前茅,企业、学校和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均得到了实惠,并在深度融合中实现了共赢。

  寒窗十载,初中毕业的学生将面临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人们常说:“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很有道理,选择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常言道:家有万金,不如一技在身。焦作技师学院机械工程二系希望成为万千学子的理想选择。

  图①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汽车发动机传感器识别训练。

  图② 教师用三坐标测量仪给学生上测量实训课。

  图③ 教师在加工中心FANUC-0i系统操作面板前给学生授课。

  图④ 教师正在辅导参加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学生。

  焦祯昊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