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将芳华献给山间绿色
学习贯彻中共焦作市委十一届 七次全会暨市委工作会议精神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飞地电商园:“信息快车”驶出扶贫新路子
公诉一起故意伤害案
判处一起寻衅滋事案
加强涉水企业监管
修武:“绣花功”做好扶贫“针线活”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观摩夏令营活动河南段开营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7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武:“绣花功”做好扶贫“针线活”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一版①)扶贫干部有了“明白账”,贫困户当上“明白人”。

  扶贫政策落实怎样,贫困户有知情权,更有发言权。每个贫困户享受的政策,该县组织帮扶责任人入户反向核对、正向宣传,提升贫困群众认知感、获得感,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得精准到位。

  发挥旅游大县优势,加快旅游项目建设,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创造条件。云台山景区谋划实施了夜游云溪谷、云台山小吃村等10个重点项目,将带来100个就业岗位。西村乡规划建设双庙“双峡市场”、甲板创村“象鼻山”等5个旅游市场,带动46户贫困户年均增收7000元以上。

  像绣花一样,章法有度、精准用劲。

  贫困村、贫困户情况千差万别,扶贫工作必须立足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和产业基础,一村一策、一户一案,精准扶贫才能到位见效。

  郇封镇东常村贫困户李秋利的儿子想开一家婚庆公司,却苦于缺少资金,5万元的小额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让金融精准扶贫和贫困户创业良性互动,去年年初以来,该县已帮助70户贫困户走上自主创业、脱贫致富之路。

  郇封镇还利用到户增收项目优惠政策,为贫困妇女量身定制手工织布项目,破解农村妇女“挣钱就顾不上家,顾家就挣不了钱”的共性问题。手工织布项目自去年9月启动以来,陆续有36个行政村的60多户贫困户参与其中,预计每年户均可增收3000多元。

  像绣花一样,上下贯通、久久为功。

  云台山镇东岭后村是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全村共15户58人,有3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1人,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戴了多年。

  研究上级扶贫政策,积极向上申请资金项目。今年3月,利用13万元上级扶贫资金,东岭后村建起50亩皂刺产业经济林。4750株皂刺新品种5年左右进入盛产期后,3户贫困户户均年可增收7000元。

  让传统村落走出“深闺”,该县将东岭后、金陵坡等深山村纳入全域旅游大盘,投资4600万元建设金云路、东虎路,将10多个传统村落串珠成链,深山区乡村旅游、民宿开发即将步入“快车道”。

  同样是省级贫困村,五里源乡南庄村已实现脱贫。近两年,南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不但村容村貌整洁一新,还建起了27座蔬菜大棚和1座面积150平方米的生鲜冷库,村集体产业实现上档升级,27户贫困户中已有26户摆脱贫困。

  据了解,该县通过实施旅游、产业、就业、金融等增收帮扶措施,去年实现856户3052名贫困群众脱贫,6个贫困村摘帽。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脱贫攻坚第六次推进会议上,该县荣获2017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县称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