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苑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市法院集中亮剑“公职被执行人”
煽风点火阻执行 拘留罚款没商量
用尽手段耍无赖 面对拘留忙履行
女儿替父受过 “防线”不攻自破
“漂流瓶”引发民事纠纷 法官耐心做工作化解
全力推进涉公职人员清欠工作
“老赖”不付抚养费 法院强制促履行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8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漂流瓶”引发民事纠纷 法官耐心做工作化解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通讯员许彦荣)如今,微信是大家相互沟通联系常用的工具。微信中的漂流瓶功能,能够让身处两地、素不相识的两个人联系并成为朋友。近日,温县法院执结一起因漂流瓶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

  汪某(女)和赵某(男)通过微信漂流瓶相识,两人用微信聊了半个月后,很是投缘,于是从线上发展到线下,见面相识并相恋。一个多月后,汪某让赵某给自己购买一套房产,赵某便分三次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向汪某的银行卡共计转账15万元,汪某紧接着用这15万元支付了一套二手房的首付。

  此时,赵某的家人知晓了这件事,坚决反对儿子与汪某的恋情。赵某思来想去,接受了家人的意见,准备与汪某结束这段恋情。当赵某向汪某索要钱款的时候,汪某一口咬定这15万元是赵某赠予自己的。于是,赵某将汪某诉至温县法院。法院最终依法认定该笔款项为借款,判决汪某予以归还。

  但汪某对法院的判决置若罔闻,并声称这是赵某应该支付的青春赔偿金。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双方当事人的对立情绪都很严重,汪某甚至迁怒于执行法官,拒不配合法院评估、拍卖房产。

  执行法官一方面耐心做汪某的思想工作,通报案件执行情况,解释法律规定,打消她心中的疑虑;另一方面有条不紊地推进评估工作。汪某后来情绪逐渐缓和,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要结束这段感情,不要对方的钱款。此时,赵某也放下心结,表达了对汪某的歉意。双方在法官的主持下达成和解协议,此房产归赵某所有,今后的房贷由赵某偿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