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依太行、南眺黄河的地理线上,定格了魅力马村的奇山秀水,“一寺、一园、三镇、多点”旅游发展思路,为马村区全域旅游发展增添了强力引擎。
近日,在各县(市)区上半年全域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评比中,马村区全域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排名获城区第二。
该区全域旅游为何能一鸣惊人?一个“秘”字热效应正在持续发酵、升温。它如同一个原子核,急剧成倍聚合、裂变,沸腾了马村一方山水,撬动了马村旅游经济模块。
“秘”点一:从单景点到处处皆景
“以前到马村主要去石佛寺,现在马村景点是遍地开花,让人耳目一新,不虚此行。”曾在该区做过生意的山东女士王舒再次旧地重游,为该区旅游业发展竖起了大拇指。
“一寺、一园、三镇、多点”。“一寺”,即石佛寺;“一园”,即孔子问礼园;“三镇”,即九里山光伏农业、白鹭湖生态康养和鸿运商业休闲3个特色小镇;“多点”,即居然之家生活广场、南水北调渠景观带、白鹭湖城市湿地公园、赵张弓龙山文化遗址、聩城寨仰韶文化遗址、煤矿主题公园和美丽乡村等多个社会资源旅游点。
没错,这些新鲜出炉的地标名词正是该区全域旅游的产物。今年年初以来,该区依据既定目标,开始逐一打造各具特色的“微观景”,形成“一寺、一园、三镇、多点”的旅游空间布局,为马村这个大景区处处添彩。
“秘”点二:从游人醉到人人幸福
盛夏,天空沉静,草木欣然。笔者驱车行进在马村辖区,满目绿色跃入眼帘,路两侧的银杏树下,一群身着迷彩服的“舞者”忙碌地修剪着绿地,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里原来是大片的农田。如今,这里绿树环绕,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意境。”旅游热带来的不仅是游人醉,更是人人乐,当地百姓纷纷感受到生活的变化。该区强力实施“五大工程”,即生态治理工程、景观河道工程、公园游园工程、生态廊道工程、道路交通工程,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水平。
该区投资2.6亿元建设占地1800亩的白鹭湖城市湿地公园;投资1776万元完成9.8公里的山门河城区段治理,投资5600万元实施南水北调渠和山门河城区段生态景观提升;投资2600万元新建颐春、阳光、书香、鸿运、银河等城市游园;投资3000万元实施解放东路、建设东路、银河路等6条道路25公里长的绿色廊道工程;投资2亿元新建和改扩建文昌路、东经路等9条城市道路,投资1.8亿元的“四好农村路”一期工程正在进行规划设计……
“秘”点三:从传统旅游到“旅游+”
卷起裤腿,到田间采摘一捧新鲜果蔬;拎起钓竿,享受一分属于自己的宁静;聚在餐桌,品尝一下地道的乡土风味……这就是“旅游+”的魅力所在。
“在马村全域旅游这根指挥棒下,通过核心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提档升级与‘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商业、旅游+康养’协同发力,让全域旅游焕发新活力。”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黄腾如是说。
如今,该区依托青岛昌盛、中利腾晖光伏农业产业园、鸿运国际商城、白鹭湖城市湿地公园、石佛寺和特色文化遗存,围绕“旅游+”思路,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美丽山水提炼“美丽经济”,旅游马达搅热了一方经济,也拉来了绿色GDP。在这场绿色变革中,该区借助绿色崛起的东风,奏响全域旅游的激昂乐章。 崔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