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笔者与一位朋友交流时,得知他在这个暑假为自己的10岁孩子报了5个培训班,不仅有语文、数学和外语提升班,还有游泳、书法两个兴趣班。不到两个月的暑假,竟然给孩子报这么多的培训班,真令笔者感到惊讶。而像家长如此给孩子暑期报班培训的还有很多。
暑期少儿培训的火爆程度,想必大家都能感同身受,看看大街上孩子们那一双双疲惫的眼神即可得知。暑假有近两个月的时间,趁这样的空档期,给孩子们的课程查漏补缺,抑或发展一下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如此高负荷地给孩子们“加压驱动”,让孩子们在假期比平时还要累,也不见得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许多家长认为,让孩子去培训班学习,就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就不会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不得不说,一些家长对孩子成长的认知是有偏差的,对孩子的成长规律欠缺了解,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盲从者不少。比如,人家的孩子学钢琴,我们家的孩子也要学钢琴;朋友家的孩子学围棋,自家的孩子也不能落下……凡此种种,家长按照自己的意志安排孩子的培训补习,让孩子心力交瘁也就在所难免了。
家长要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才是正道。同时,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把握孩子的发展优势和不足,如此才能让孩子阳光般地成长,而不会让各类培训补习成为孩子的负担。
从一个人的发展层面看,少儿阶段是人生奠基的黄金时期,也是性格塑造、习惯养成、人格健全的关键期。因此,家长在给孩子们科学、适度补习培训的同时,更应该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参加社会活动,让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家长们也要学会利用身边的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的资源,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给孩子的成长推开另一扇“窗户”。
客观而言,现在社会机构对少儿的教育培训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但教育机构水平参差不齐,还有一些培训机构属于“草台”班子,缺乏相应的资质;个别培训机构有禁不止、“超纲培训”的现象还存在……因此,笔者建议相关部门能按照《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要求,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进行精准治理,从社会管理层面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度过一个相对快乐、轻松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