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搭建农村电商销售平台。目前,我市已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腾讯、云书网等知名电商平台进行战略合作,打造“焦作生态圈”“焦作产业带”,现已建成2家特色馆、4家门店、5家直营店和100家加盟合作网点,实现了6县(市)网店全覆盖。借助知名平台营销优势,实现了农产品“酒香不怕巷子深”。博爱县孝敬镇原来蔬菜交易量每年约6亿公斤,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后,年交易量超过10亿公斤,增长了67%,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中国十大蔬菜之乡”。
完善物流配送平台。我市深化与阿里菜鸟、圆通、中通等物流企业合作,全面打通农村网络购销、运输、配送渠道。目前,全市共有46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000多个村级服务站点,形成了覆盖全域的物流配送网络。我市山区樱桃销售通过覆盖全市的物流网络,销售周期从1个月缩短到1周,实现了全市范围24小时内配送,提升了时令鲜果的销售时效,樱桃价格从每公斤10元提高到了每公斤50元,原本滞销的农产品现在不仅“卖得出”,而且“卖得好”。
强化支撑 稳定脱贫
深挖特色。通过实施品牌强农工程,我市打造了“四大怀药”、蔬菜、林果等农产品特色品牌和澡巾布、竹编等特色产业品牌,其中怀姜、澡巾布制品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达90%、60%以上。
培育龙头。依托具有各县(市)地域特色的名优产品,大力扶持怀庆府、多美多、尼罗河、伊赛、函香米业等龙头企业,厚植了农村电商基础。目前,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已有300多家以温县“铁棍山药”、修武“云台冰菊”、博爱“怀姜”、武陟“函香大米”等为主打产品的旗舰店。
打造标准。大力实施标准引领工程,以制定标准增强产品影响力、以执行标准提升产品竞争力,制定了农村电商服务站点标准、怀姜种植技术等九大项电商标准,参与或主导制定2个国家级电商标准和6个省级电商标准,完善了公共服务类、产业类电商标准体系,努力在制定更多标准中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大力推动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源头可溯。武陟县用“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综合管理平台、农特产品体验馆和农业互联网指挥中心,构建了农产品从种养到加工销售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全县“三品一标”产品总面积3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6.9%,成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博爱县与阿里巴巴、杭州甲骨文公司合作,在全省率先实施了“点亮满天星”农产品溯源计划,首批制作溯源码200万张,使博爱特色农产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探索创新 拓宽路径
探索“电商+合作社”带贫模式。大力引导扶持农村能人、返乡创业人员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形成了“流转土地挣租金、务工挣工资、到户增收资金入股挣红利、承包温棚挣利润、网上销售挣佣金”的“五挣”扶贫路径。目前,全市共有15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电商扶贫,带动3200余名贫困人口致富增收。
探索“电商+企业”带贫模式。企业是连接贫困户与市场的枢纽,是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有力依靠。我市通过企业用工、企业劳务外包、外设扶贫车间、订单种植、贫困户入股分红等路径,实现企业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如汇力康电商公司帮扶85名贫困产业工人,月均工资达到了2400元。
探索“电商+旅游+农业”带贫模式。依托我市旅游资源、农业资源优势,依托云台山、青天河等景区,通过与途牛网、携程网、驴妈妈等电商平台合作,极大地增加了游客数量,直接和间接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就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修武县云台山镇不仅摘掉了“贫困帽”,还成为全省闻名的富裕乡镇,该镇岸上村农民年人均收入从10年前的不足300元增长至2万元。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文昌街道辛庄村通过微信公众号的营销方式,将乡村旅游、农家乐体验和采摘观光结合起来,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明星村。
健全机制 激发动力
突出榜样带动。我市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开展“最美电商人”、电商“英雄联盟”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发挥示范户的带头引领作用。“村与良田”村长郑亚东作为我省扶贫青春榜样、网络达人,在全国招募了300余名“网络地主”,覆盖了6个村近500亩土地,累计带动80余名群众创业。
加强技能培训。去年以来,全市开展各类培训300余场次,培训贫困人口5000余人次。腾云电商产业园的重阳培训学校,为300余名培训合格取得工号的残疾贫困学员安排了月薪不低于2000元的就业岗位。
扩大就业创业。推行“七免两减”扶贫政策(免除采收后运输、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产品清洗、分级包装、产品网店展示、扩展销售渠道、物流配送费用,减少冷藏保鲜、冷链费用),在产品生产、加工、分拣、仓储、包装、分销、物流等环节,优先组织贫困人员就近就业。鑫合实业为贫困群众种植的1060亩山药提前签订销售协议,帮助58名贫困群众销售农产品近1.75万公斤。其旗下的9家电商平台旗舰店,累计网销6000余万元,带动了500余人就业,帮助150名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强化要素保障。加强电商扶贫技术支持,为全市农村农特产品网销提供后台维护、摄影美工、品牌培育、创意设计、文化包装等系统服务。加强电商扶贫资金保障,设立4000万元的“新业态建设资金”,支持电商扶贫应用平台、物流配送等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