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两年前,沁南产业集聚区还如同一张白纸。如今,以“三新一高”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园、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孵化园、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和光光电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在这里涌现,大数据、电子信息、新能源、先进制造成为沁阳“换道超车”的新引擎。
“三新一高”项目为什么会扎堆落户沁阳?沁阳市招商服务中心主任王兴龙道出其中奥秘:“缘于思想的解放、‘无中生有’的招商理念和‘换道超车’的战略战术。”
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沁阳有四把评价“尺子”:效益指标低的企业不引进,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不引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引进,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不引进。
平台招商。该市针对长三角和珠三角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产业项目轻资产、运营快的特点,打造了中小企业孵化园、怀润高新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并出台鼓励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扶持办法,让企业“拎包入住”。目前,投资10.2亿元的中小企业孵化园已经建成标准化厂房4.8万平方米,中创智能钣金、中农电力、申电科技等项目入驻,五谷鸟智能终端、智能电力装备制造等项目签订入驻协议。
零地招商。该市利用政府平台公司收购或投资客商租赁、购买等途径,盘活闲置工业厂房,实行“腾笼换鸟”,加快好项目落地。在思可达公司的闲置厂房内,鑫宇之光的光通信组件项目已经投产;在黄河碳素公司的闲置厂房内,汽车配件研发基地项目的生产设备已经订购,今年年底可望形成年产400万片汽车刹车盘的产能。
“老树新枝”:传统产业破茧化蝶
以新经济、新业态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产业新树”茁壮成长,传统“产业老树”也在转型发展中发出新枝。
在传统产业发展上,沁阳市确立了“重效益、重前景,不重规模”的发展理念,明确了“限化优铝、提升品质”的发展思路,即限制化工产业发展,逐步实现由基础化工向现代精细化工转型;优化铝产业发展,逐步实现向精深加工转型;对玻璃钢、造纸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引进新理念、新技术,全面提升发展品质。
在铝产业发展上,该市组织编制了以广东兴发为龙头的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园发展规划,投资3亿元、年产30万平方米铝合金模板的项目,投资3.5亿元、年产3万吨高档铝型材项目,肇庆新高丽涂料、华江粉末、威龙模具等铝产品加工配套企业纷纷落户沁阳。
天鹅铝业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产业产品结构已经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从初加工到终端销售、从低档到高端、从走出中原到进军国际市场的完美蜕变。
“快马加鞭”:项目建设突飞猛进
项目建设是新旧动能转换的“牛鼻子”,是“弯道逆袭”的重要法宝。
7月的沁阳大地,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挖土机挥舞“长臂”,吊车不停穿梭,施工人员挥汗如雨……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谋项目、引项目、建项目。
今年年初以来,沁阳市产业集聚区共谋划重点项目93个。其中,省重点5个、市重点15个;续建项目25个,总投资198.95亿元;新建项目37个,总投资123.03亿元;谋划项目31个,总投资405.05亿元。该市投资7.4亿元的赛诺优农智慧农业、投资6亿元的蛮蛮云数据中心二期、投资10亿元的超威正效二期等项目、深圳源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500万元光纤尾纤连接线项目等项目都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
和光光电一期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400亩,主要建设CLED照明产品、CPH照明产品、汽车照明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光媒芯片等产品的生产线以及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实验室、照明博物馆等配套设施。项目开工后,沁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毛文明一周一例会,现场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园区管委会、住建、规划、国土等相关部门明确了的服务对接职责,建立了台账,制定了流程,按照时间节点,列出了图表。现在经过8个月的紧张施工,马上就要投产了。
新旧动能转换,带来无限生机。今年上半年,该市全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33407万元,同比增长22.9%;全口径税收收入完成99645万元,同比增长38.4%。该市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居焦作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