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民健身,向美好生活出发
阿根廷前副总统涉腐获刑5年10个月
印尼龙目岛地震死亡人数升至131人
泰国官员说 “凤凰号”有望12日打捞出水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8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民健身,向美好生活出发
——写在第10个全民健身日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①
  ②
 
   

  8月8日是我国第10个全民健身日。近年来,全民健身的推广将民众获取健康的方式由被动化为主动,健身方式更加多元,健身场地更加丰富。随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日益提高,也对健身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专家认为,打造健康中国,当从进一步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做起。

  从“要我健身”转向“我要健身”

  27岁的娄琦在上海一家银行工作,几年前她生了一场重病。按照医生建议,她开始“泡”健身房进行康复训练,身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如今,每周至少三次的健身活动已成为她繁忙生活的一部分。“把健身当成一种习惯,越来越离不开了。”娄琦说。

  上海社会科学院健康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健康上海绿皮书》指出,上海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有较大幅度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也有所增加。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学系副主任周丽君认为,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民众生活改善,人们健身休闲的意识和需求不断增强。相比高昂的医疗成本,低门槛的健身运动成为人们放松身心、调节身体的重要方式。健身方式多样,健身效果提升,越来越多人实现着从“要我健身”到“我要健身”的转变。

  公共空间+网上平台 健身场所开放多元

  有了“想要健身”的理念,接下来要考虑“去哪儿健身”。从拓展公共运动空间到开辟移动互联领域,各地全民健身妙招频出。

  在杭州市滨江区,到钱塘江南岸的闻涛路跑步、快走、骑车,已成为不少居民晚饭后的“保留节目”。脚下红蓝相间的跑道依江而建,犹如一条五线谱镶嵌在江堤上,人们则化身为灵动的音符。

  据杭州市滨江区住建局规划科负责人介绍,以前的闻涛路只是一条普通的沿江车道,如今经过整体规划,分成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和机动车道4个部分,供不同运动需求的群众使用,整体长度达15.5公里。

  每天都来江边跑步的杭州市民赵欣琳说:“以前地面铺地砖,不太平整,换成塑胶跑道跑起来脚感更好,也有利于保护膝盖。”

  在安徽合肥、马鞍山等地,一些学校的体育场地开始面向社会开放,并配置电子监控设备。在满足周边群众健身需求的同时,又保障学校安全。

  除了开发利用现有运动场所,一些地区还向桥下“要”空间。杭州市钱江世纪公园从沪昆高铁大桥底部“孕育而生”,形成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体育场,包括多个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和多张乒乓球台。“桥下公园成了篮球‘主场’,是件很酷的事情。”杭州市民陈胜说。

  在重庆,24小时智能健身房的出现吸引了一批年轻人。24小时自助健身、按分钟计费,既满足时间不固定的健身爱好者的需求,又融入了移动互联网的健身乐趣。

  上海市正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聚焦基层社区,完善市民身边的体育设施,不断加强“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建设;开展科学健身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推广活动,探索推广慢性病运动干预、体质测试与健康体检相结合等体医结合工作模式,加快完善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打造健康中国 我们仍在路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下一步,如何打造健康中国,实现全民健身强国?

  上海大学体育社会学教授陆小聪认为,要想将健身变成一种全民习惯,应首先把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作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点,为百姓提供充足、便捷的健身空间。同时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在政策层面予以支持,充分调动民众体育社团的自主性,补齐人才、资金等方面短板。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周丽君指出,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全民健身将获取健康的方式由被动化为主动,防病于未然,让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行为都处于完好的运行状态,是实现“健身梦”的重要途径。

  为促进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在合理增加社会体育资源有效供给的同时,更要科学、有序、长远地规划体育产业,避免产业重复建设,积极发挥市场作用,助推健身休闲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健身消费和服务项目。

  谈及全民健身活动载体,一些网友认为,当前一些体育活动多停留在常规性、展示性,应开发更多适合民众的日常性活动,增强健身运动的“性价比”和“含金量”,以激发全民健身的热情和积极性。

  当前,随着智能科技不断进步,智能体育产业化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品质,增加体育资源的高质量供给。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政府应当进一步扶持和发展“互联网+体育”,使之成为群众健身的新趋势以及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全民健身增添新的活力。

  (据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图① 8月7日,“北碚跑团”跑步爱好者在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跑步。目前,该团拥有跑步爱好者800多人,多人次在全国越野跑、马拉松赛事中获奖。

  秦廷富 摄(新华社发)

  图② 8月8日,瑜伽爱好者在江西省峡江县一家瑜伽馆内练习瑜伽。当日是全民健身日,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陈福平 摄(新华社发)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