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学生的思想修养、行为规范、做人原则、敬业精神、合作精神以及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是他们将来竞争上岗的基本要求。
因此,职业学校应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提高学生的修养、涵养、教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按章办事、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的工作作风,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做好本职工作打牢基础。
焦作技师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自1958年办学以来,走过了60个春秋。60年来,该学院发展稳健,实现了从普通学校到国家重点院校、再到高职类院校的精彩嬗变。
60年来,这所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使命的职业学校,开展过哪些校园文化活动,又有哪些文化积淀和精神传承呢?近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本报记者 李文静
实习生 刘 璐
开设“开学第一课”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
近年来,焦作技师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文化育人、传播正能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重点,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优良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站军姿、整理仪容仪表、列队训练……每年秋季开学,焦作技师学院的新生都会迎来军训。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秋雨绵绵,军训都照常进行,每个学生都要按照教官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个动作。
在军训过程中,广大新生不仅锻炼了体魄、磨炼了意志,学习了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还养成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品质。
军训不仅让刚入校的新生拥有了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通过体验精彩的军训生活,还在校园留下了青春奋斗的足迹,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入学后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每年春季,该学院会定期举办师生运动会。赛场上,参赛选手尽情挥洒汗水、努力拼搏,啦啦队的队员们热情洋溢,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让广大学生拥有强健的身体,同时还能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持之以恒、适应环境、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军训结束后,该学院还为广大新生开设了“开学第一课”,为学生介绍爱国、明礼、诚信等方面的知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校园正能量,在教授知识之前,让学生们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同时,该学院还定期组织广大学生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近年来,该学院不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宣讲活动,组织开展中国梦、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雷锋精神、工匠精神、迎新生开学典礼、十八岁成人礼、毕业生聚会等活动;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最美孝心少年、最美乡村教师、开学第一课、开讲啦等优秀教育视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弘扬“工匠精神”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弘扬“工匠精神”,一直是焦作技师学院坚守的发展目标和宗旨。
以榜样为引领,加强学生技能培养,是焦作技师学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一大特色。今年4月,该学院机械工程一系组织了“弘扬工匠精神 争做技能标兵”主题道德讲堂活动,通过让学生欣赏《让技能荣耀青春》短片,解读“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深刻内涵。
同时,通过对每个系的“技能标兵”进行表彰,鼓励学生再接再厉,明确目标、树立理想;鼓励学生认真学习、苦练技能,为学院赢得荣誉、为国家争光。
此外,该学院幼儿教育专业的技能汇报演出、电气工程系的创意作品竞赛、机械工程二系的汽修专业螺纹安装技能竞赛、化学工程系的管道制作竞赛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在课下检验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以立德树人和培育‘工匠精神’为根本,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大力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技工院校的办学目标,焦作技师学院60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我们学院弘扬‘培养大国工匠 助力中国制造’精神所在。”焦作技师学院院长殷东兴说。
多样的校园活动,构建出多彩的校园文化,经过60年的积淀和发展,焦作技师学院在“培养大国工匠 助力中国制造”的理念指引下,教育教学质量迅速发展。如今,一批批优秀的人才走出焦作技师学院的校门,为服务焦作、服务河南、服务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