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份,焦作日报刊发的由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撰写的《小部门在跻身“第一方阵”路上大作为——关于市残联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的调查和思考》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市残联的工作和整个残联系统干部队伍的精神风貌让人耳目一新,不仅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惠及民生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也给焦作这座城市带来了不少荣誉,许多工作超出了残疾人的期望、超出了残联职责范围、超出了大家的想象,彻底颠覆了常人对残联、残疾人工作的思维和看法。
有事实加以佐证:市残联探索建立的“一山一滩一陵一园一网一盲”六大脱贫模式,被中国残联称为“焦作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在2017年年初省残联的综合考评中,市残联获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市委书记王小平在去年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脱贫攻坚第二次推进会议上,充分肯定了市残联以打赢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脱贫攻坚战为抓手探索建立的“一山一滩一陵一园一网一盲”六大脱贫模式,称赞市残联整体工作在全省有位次、全国有影响,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树立了标杆。
机构小、人员少,势单力薄,服务对象都是残疾人群体,工作难有起色。在这样的背景下,市残联何以能在小处出彩、难处出彩,一举扭转工作长期落后的被动局面?
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以来,全市各级残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为目标,以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为中心,以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为重点,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和支撑,坚持开拓创新,求实重效,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圆满完成了市残联第五次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有效推动了我市残疾人事业跨越式发展。
残疾人事业发展—— 有制度保障有领导关注支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残疾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以推动,先后出台了《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焦作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关于实施困难残疾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意见》《焦作市“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等政策文件,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十分关注残疾人事业,市委书记王小平对残联工作给予了“残联小部门大作为,工作做得很好,政研室要深入下去调研,认真总结经验”的高度评价。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在《瞭望》周刊报道我市残联创新工作后专门作出重要批示:“焦作残联敢于担当、勇争第一,整体工作在全省始终走在前列,而且在全国被中残联称赞为‘焦作模式’。特别是在残疾人脱贫攻坚战中探索实施的‘一山一滩一陵一园一网一盲’六大脱贫模式,在全国残联系统广泛介绍推广,《瞭望》专题报道,省领导高度评价。焦作残联瞄准全省、全国先进目标,拉高标杆、自我加压、开拓创新的做法值得学习。望焦作残联再接再厉,为推动焦作大发展,在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残疾人事业改革——
创新方式方法实现五个转变
第五届市残联主席团和执行理事会始终将“残疾人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没有残疾人参与的小康社会,就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工作理念贯穿于加快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全过程,紧扣“补短板兜住底”、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和发展条件、不断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一工作主线,把“创新突破勇争一流”作为主基调,以改革统揽全局,以创新引领发展,对残联工作进行了全面改革。全面转变了领导方式,实现了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全面更新了理念,实现了由低标准向高要求的转变;全面改革了残保金征收办法,实现了由随意向规范的转变;全面改革了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实现了由计划分配向市场竞争的转变;全面改革了残疾人培训办法,实现了由务虚向务实的转变。通过这五个转变,实实在在推动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最大限度让党和政府的政策项目资金发挥好的效益,最大限度让残疾人得到实惠、受益满意。
残疾人脱贫攻坚——
政策落实到位保障更加有力
五年来,各级残联坚持把实现残疾人脱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文件,积极推动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到位。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实现了全覆盖,孟州市、沁阳市政府出台了扩面、提标政策,其中孟州市将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的护理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了100元,沁阳市将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了两项补贴范围。残疾人“六大模式”产业扶贫叫响全国,共培训贫困残疾人726人,实现就业创业513人。困难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全省首创,受益残疾人达33447人。建立了残疾人类别等级免费评定制度、巡回下乡办证制度和督导检查制度,残疾人办证率稳步增长,在册备案的持证残疾人达96118人。为1042户残疾人家庭实施了家庭无障碍改造,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283户。五年来,全市共投入经费1400多万元,举办残疾人各类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300余期,培训残疾人18897人,安排残疾人就业13842人,残疾人收入明显增长。建立了资助残疾大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大学生制度,共投入资金109.8万元,对全市260名残疾大学生和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子女大学生进行了资助,实现残疾大学生救助全覆盖。
残疾人康复教育——
覆盖范围扩大满足精神需求
残疾人教育覆盖面、康复服务和辅具发放覆盖面逐年扩大。五年来,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18万人次,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2777人次,白内障复明手术3239例,为低视力患者提供了助视器适配服务2014人次,242名聋儿得到了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成人听力康复992人次,精神病综合防治康复服务16533人,实施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2211人次。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使2531名肢体残疾人、1320名智残儿童和141名孤独症儿童得到了康复训练,提供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总件数达31377件。残疾人精神生活不断丰富,通过积极推进盲人图书馆建设、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组团参加全省残疾人艺术会演、组织承办2017年河南省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实施“康复体育关爱工程”、建设村(社区)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大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等举措,使残疾人在精神需求上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维护,建立了残疾人信访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开通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不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落实残疾人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政策,积极为残疾人开展便捷和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救助,切实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残联党组织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筑牢坚强保障
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统筹推进“五项机制”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干部教育监督,开展以案促改、专项治理和综合治理,加强惩防体系机制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狠抓作风建设。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努力营造风清气正、高效廉洁、干事创业、勇争一流的良好工作氛围。
部门虽小责任大,风生水起逐浪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决胜期,今年全国助残日前夕,省委主要领导提出了新时代推动我省残疾人事业实现新发展的总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对我市残疾人事业给予了厚望,这些都为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全市各级残联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为残疾人提供精准服务中,以市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为新的起点,砥砺奋进,锐意进取,努力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实现新跨越、新发展,为加快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把我市建设成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焦作篇章,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贡献各级残联的最大力量。
媒体关注
①人民网报道焦作残联亮点工作。
②瞭望周刊报道焦作残联助力脱贫攻坚情况
③焦作日报报道我市残联亮点工作。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残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