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多氟多公司)成立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10年间,该公司898名员工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这10年,多氟多公司从一个人的爱心,发展到一个企业的爱心,精心耕耘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成为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人数最多的单位之一。
说起该公司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就不得不提任抗战。
任抗战是多氟多公司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自1998年开始参加无偿献血,20年来,累计献血上万毫升,用行动影响带动上千人无偿献血。他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2~2013年度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特别奖,是我市唯一一个获得这两个奖项的市民。
谈起第一次献血的起因,他说:“当时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听到工作人员说献血也许能挽救一个生命时,我就下定决心这么做了。”至此,任抗战几乎每半年就会献一次血。
2003年,任抗战参加了市红十字会在市东方红广场举行的造血干细胞采样活动。没想到时隔4年,他意外接到通知,他的造血干细胞和福建一名19岁的边防战士配型成功。2007年12月26日,任抗战义无反顾地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为这名战士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从那天起,任抗战当起了义务献血宣传员。
为了呼吁更多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行列,挽救更多生命,任抗战经常在公司内刊上介绍有关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
2008年,任抗战利用负责分厂组建和培训工作的机会,通过幻灯片的形式,给新入厂的大学生和部分员工普及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常识。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当年多氟多公司第一次组织了大规模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活动。“活动非常火爆,更没想到的是,就在这次采集的血液样品中,我的同事李志瑾与一名17岁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又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任抗战兴奋地说。
也是在这一年,多氟多公司成立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任抗战成为许多想要捐献造血干细胞同事的“顾问”。
411人、671人、898人……10年来,多氟多公司举行了6次大规模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活动。截至目前,已有8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没有出现过1例反悔事件。
2016年1月12日,多氟多公司员工梁国明成为当年我省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随后的4个月里,员工毋成成、王志华、王晓亮的HLA(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分别与患者的配型相合,并成功捐献,在全国创造了半年内一个单位出现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奇迹。
2017年2月27日,多氟多公司员工曹红卫与河北一名患有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10岁男孩配型成功。曹红卫成为我市第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河南省第6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说起那次的捐献,曹红卫感慨颇多:“能用自己微不足道的付出挽救一个生命,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骄傲。”捐献那天,受捐白血病患者的妈妈将一封感谢信送到了曹红卫手中。“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竟然找到了您……自此以后,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现在回想起来,曹红卫仍然热泪盈眶。
2017年4月20日,年仅22岁的多氟多公司员工韩琛洁成为该公司第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成为我市第50例、年龄最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0年涌现出了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是奇迹,但绝不是终点。
2016年,多氟多公司以任抗战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故事为主题,拍摄了公益微电影《谢谢你》,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和先进人物事迹,获得了全国微电影大赛最佳纪录片奖。
如今,造血干细胞捐献已成为多氟多公司工会十件大事之一。每次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举行招募活动,工会都会为新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员工发放慰问品。捐献者要到郑州捐献,多氟多公司每次都要举行欢送会,送上鲜花和慰问金。年终大会上,还要再次进行表彰,发放奖金。
2011年,任抗战入选“中国好人榜”后,多氟多公司为他举办了专场晚会。2016年,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梁国明、毋成成登上多氟多年度颁奖晚会,董事长和党委书记分别为他们颁奖。
“举行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配型相合后无偿捐献已经成为我们公司的感恩文化品牌。希望有更多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加入这个志愿者团队,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多氟多公司副董事长李云峰说。
记者手记
据中华骨髓库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血液病患者达400万人之多。对这些患者来说,俗称骨髓移植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几乎是他们生存的唯一希望。而非亲缘人群配型成功率仅为十万分之一到四万分之一。
无偿献血,举手之劳,却能挽救一个生命。这世上,有什么比救活一个生命更值得敬重的呢?
一路走来,这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的初心从未改变。多氟多公司之所以能有这么多的爱心职工踊跃捐献造血干细胞,源于求真、唯美、向善的企业文化。在这里,随处可见“党建”和“榜样”的宣传标语,每个员工都会告诉你:“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值!”多氟多公司从关注个体,到通过宣传让更多人去关注捐献、参与捐献,也为更多的患者带去了重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