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博爱县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以党建为统领、以脱贫为重心,把发展特色产业和集体经济作为当前抓基层党建的主攻方向,将党建和扶贫工作有机融合,围绕“因人提能、因户增收、因村强特、因乡统筹”四个层面的产业精准谋划和培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带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压实各级工作责任,全员加力齐抓脱贫。自省委吹响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号角以来,该县各级党组织明确目标、主动作为,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一是落实县级干部领导责任。该县多次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建立县级领导联系贫困村机制,全县46名副县级以上领导联系54个行政村92户贫困户,县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扶贫攻坚一线,压实工作责任。二是明确乡镇(街道)主体责任。该县与各乡镇(街道)签订目标责任书,把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逐项细化分解,逐人落实责任,确保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三是突出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该县出台《博爱县驻村帮扶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建立健全驻村第一书记不称职召回等管理制度,对不能胜任工作的驻村第一书记进行调换,激发驻村第一书记作用的发挥。截至目前,该县共选派省、市、县帮扶人员600余人。四是强化督导考核责任。该县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4个督导组,采取定期督导与随机检查的方式,认真督查各乡镇(街道)和帮扶单位的工作情况,责令未在岗在村的12名驻村第一书记写出情况说明,并在全县通报。同时,该县对不能较好地履职尽责的2家驻村工作队及时进行调整,确保脱贫攻坚各阶段任务有效有序开展。
夯实基层基础建设,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为了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该县投入1000万元财政资金,高标准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50个,2016年新建的2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已全部投入使用,2017年28个村室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其中清化镇街道太子庄村、孝敬镇双庙村、寨豁乡方山村等6个省级贫困村的组织场所进行了新建。同时,该县积极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试点。2016年5月,该县被列入全省首批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两年先后争取资金1600万元,实施14个农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目前,这14个试点项目已基本建成,初步形成“土、农、公、活”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引领村级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今年5月,该县在清化镇街道南朱营村召开以农业经济为主的集体经济现场观摩会,在全县掀起新一轮的集体经济发展热潮。此外,该县还强化农村党组织书记管理,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探索“星级”管理制度,把农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实绩与工作报酬挂钩,切实将能够理清发展思路、发展特色项目、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选出来。在此基础上,该县还开展软弱涣散集中整顿工作,对确定的20个软弱涣散整顿对象,逐一摸排、找准病症,采取班子成员包村、干部驻村、挂账督办等方式,倒排工期、挂牌作战。目前,这20个软弱涣散村已全部整顿到位。
做强特色产业支撑,彻底斩断“穷根”。该县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统筹推进发展,通过精准谋划,发展特色产业和集体经济,初步形成“乡有特色产业、村有合作组织、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扶贫新格局。在“因人提能”方面,实现创业技能和就业技能“双提升”。该县各乡镇(街道)以及驻村工作队,按照县委的部署要求,积极开展“雨露计划”,通过开展种植、饲养、电商、电焊等10余种门类的专业技术培训,实现贫困村脱贫致富。磨头镇大屯村的马全利,因缺少增收技能导致贫困,通过学习玻璃钢防腐技术,从事防腐行业,年收益8万余元,顺利脱贫。磨头镇狮口村的郝梅梅,通过电商专业培训,利用3台电脑在自家发展微商产业,做起了网店老板,网上销售澡巾,月收益达到3000余元。在“因户增收”方面,实现贫困户发展增收新途径。该县通过对贫困户把脉问诊,驻村工作队帮助贫困户找准适合自身实际的产业项目,并在政策上、资金上对贫困户予以倾斜,尤其是在种植业上,通过免费提供种苗、种子、化肥、农药以及小型农机具,帮助贫困户上项目,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寨豁乡玄坛庙村的贫困户王建增,家住深山,增收无门路,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下,充分发挥玄坛庙村距离国家AAAAA级景区青天河风景名胜区较近的地理优势,确立休闲观光农业理念,利用5亩山地,积极发展冬桃种植业,年增收达到8万余元,成功脱贫致富。在“因村强特”方面,叫响整村脱贫特色品牌。该县清化镇街道南朱营村,在帮扶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的帮扶下,利用省派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扶贫到户增收资金、帮扶资金和村民自筹资金,投资115万元,帮助贫困户建设3座半地下式温室大棚和30座单体棚,积极发展订单蔬菜种植产业,产品全部销往河南理工大学,以稳定市场销售渠道。在“因乡统筹”方面,打造精准脱贫产业平台。该县坚持依据乡情、集中布局、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全县6个贫困乡镇(街道)的产业脱贫规划,努力打造精准脱贫的产业平台。孝敬镇党委依托蒋村蔬菜交易市场,把9个贫困村纳入市场直供蔬菜生产区,统筹谋划蔬菜种植脱贫产业,努力实现贫困村“打捆”式产业脱贫。寨豁乡山区旅游业发展优势较大,该乡整合小底、江岭、探花庄等6个贫困村,建立起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拓展山区贫困村整体脱贫的新路子。
(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