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四川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公布将实施有偿搜救制度,景区分不同区域,搜救费用为1.5万元起和2万元起。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每年因为非法登山、非法穿越的搜救,景区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甚至因搜救费用与游客产生纠纷。出台有偿搜救制度希望减少类似纠纷,且出台前咨询过法律专家,并进行过多次调研。
(据《新京报》)
据四川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每年会有800多名徒步穿越者经过景区,其中10月份是高峰期。每年因为搜救,景区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根据通报,近年来有大量游客私自组团或个人经多条线路穿越至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已造成6人死亡,1人失踪。尽管有禁止性规定,但也难让任性游客绝迹。
其实不难发现,任性游客遇险事件每年都在上演,有的能够侥幸逃脱死亡厄运,有的可能因此失联或者丢掉了性命,最轻的也会给身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为了搜救这些任性游客,景区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无论是责任景区负担,还是公共财政兜底,均是由游客任性所致。所以,让任性者承担一部分成本很有必要。
根据稻城亚丁管理局规定,上述有偿搜救制度适用于在景区非法登山、非法穿越等户外活动及未按规定线路、区域旅游而发生事故的人员。景区分不同区域,搜救费用也不同。而且,搜救费用仅包括搜救人员的劳务费用和搜救装备、工具的使用费用,不包括由此产生的交通费、救火费和医疗费用等其他费用。如此,就是要让“任性”埋单。
事实上,对于违规遇险有偿搜救,大多数人也持支持态度。比如,今年2月份《新京报》联合推出一份754人参与的调查问卷显示,超七成受访者支持景区对“违规遇险救援”收钱,超六成受访者认为有偿救援后还需要罚款。而且,我国《旅游法》明确规定,旅游者接受相关组织或者机构的救助后,应当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
可见,于情于理于法,非法登山、非法穿越等户外活动及未按规定线路、区域旅游而发生事故者,承担一定比例救援费用未尝不可。同时,从公布的《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有偿搜救制度》来看,此制度规定也相当完备。一方面,这对游客具有积极的约束作用;另一方面,也是规范景区救援的可行性尝试,并具有推广价值。
当然,有偿搜救制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倒逼游客遵规守纪。游客唯有遵守规矩,才不会给景区添乱,才能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才能畅享旅游。倘若,让好奇心牵着鼻子走,目无法纪、无视安全,一味地当“玩命驴友”,甘当“危险制造者”,损财伤身不说,更有可能因险峻的环境要了性命,这样的游玩根本没有快乐可言。所以,遵规守纪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