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事情虽已过去多年,可该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武军说:“老人的话犹在耳边,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莫忘医者仁心!”
记者的话:英雄的故事,体现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更是新时代马村区的财富,激励着马村人凝心聚力、和衷共济,为推动马村区高质量发展而砥砺前行。
第二赞:平凡是最真,让美成为一种风尚
赵飞琴是马村区人民医院一名普通内科医生。近日,赵飞琴开出0.19元药方治好孩子丘疹的小故事,引发《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点赞。赵飞琴被誉为“最美医生”,而那张0.19元的药方被誉为“良心药方”。面对众多媒体记者的采访,赵飞琴再三说自己只是做了一名医生应该做的事情,同事们遇到这种情况也会这样处理。
王帆是马村区一名普通的80后姑娘。15年前,父亲突发脑出血瘫痪在床,18岁的王帆尽心照料。8年前,王帆带着瘫痪父亲出嫁,与丈夫赵鹏一起悉心照顾老父亲。这对焦作小夫妻的孝心故事感动全省,王帆家庭入选2018年度“河南省最美家庭”。大孝至善,全省人民都为这位马村姑娘的孝心点赞。
赵素香是马村区工人村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27年如一日地探寻新教育转型发展之路,被誉为“全国完美教室缔造者”。她曾两次代表我市在全国新教育开放周活动中作展示,全程参与《新教育晨诵读本》的编写工作。赵素香入围2018年河南省“最美教师”候选人,是我市唯一入选的教师,提振了该区基层教师的精气神。
马村区连续多年开展“最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共评出两届十佳“最美家庭”20个、最美家庭70个、和睦家庭186个。连续两年开展马村区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共评出马村区十大杰出青年20名。其中,王帆家庭荣获河南省“最美家庭”、尹芳家庭荣获河南省文明家庭、梁南南家庭荣获河南省和睦家庭示范户、刘瑾等3户荣获焦作市首届文明家庭、郭莲英等23户荣获焦作市“最美家庭”、徐秀叶等31户荣获焦作市现代文明六型家庭标兵户等称号。
记者的话:赵飞琴、王帆、赵素香的美,既是凡人小事之美,也是大爱大善之美。马村区在群众中挖掘美、培育美、发现美、展示美,使得这种美成为一种风尚。
第三赞:提振精气神,让美成为一种力量
在马村区,藏身着我国第一支演唱《诗经》的民间合唱团,合唱团由该区中小学、幼儿园的音乐教师以及音乐爱好者组成,以无伴奏四声部合唱的独特艺术形式传承经典,一唱就是22年,不仅收获了国内艺术界一片赞誉,也被省内文化界和艺术界视为我省群众文艺作品的经典之作,受邀参加了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出彩河南人”、省文化厅主办的“春满中原”等大型演出。《人民日报》对合唱团坚守22年传唱《诗经》的故事给予专题报道,马村女子爱乐合唱团已然成为马村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22年坚守的背后,是一种执着,更是一种力量,支撑她们的就是一股子精气神。合唱团领队岳玮的儿子骨折未愈,她坚持带队参加各项排练和演出,儿子伤处落下病根,她只能默默流下愧疚的泪水;合唱团团长陈燕清婆婆有病、团员梁军华妈妈有病,可她们和家人商量好,排练结束就马上赶去照顾病重的母亲......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每个团员在22年间都有着不同的付出。她们说:“我们提着一股劲儿,要把《诗经》唱响校园、唱到全国、唱出国门,打造一张展示中原文化的名片。”
有了精气神,就能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在“四城联创”工作中,马村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用辛勤的双手扮靓美丽家园,“四城联创”多项工作获市指挥部点赞。连续两个星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圆满完成进出市口景观提升任务的区住建局园林科科长董战宏;乐观向上、踏实肯干的马村街道丽园社区网格员翁静……成绩背后,是一个又一个马村人勤劳的身影。
精气神的提升,拉动马村区各项工作争先。在全市百城提质全国文明城市观摩中,获五城区第一名;在全市第二季度重点项目观摩中,获五城区第二名;在今年上半年全市全域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通报中,获五城区第二名;在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记者的话: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要靠一件件出彩的事、要靠一个个出彩的人。马村区不比基础比干劲,在共振中倡导美,把单彩汇聚成多彩,为实现市委书记王小平提出的跨越式发展和弯道超车集聚了满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