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于斯,回报于斯。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慈善理念一直是主旋律。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泽被乡梓、教化子弟的民间善行,从来都没有中断过。放眼古今中外,无论社会状况如何,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无论言语是华丽还是朴实,人们对善良的追崇、对社会和谐的向往、对人性美好面的审视,从未改变。
企业或有大小,他们对社会美好的追求却殊途同归……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哲学、一种境界,是一种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探求氟元素在人类生活和工业应用中的无限可能。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把多氟多的发展融入绿色的发展大潮,融入“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融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之中,以60多岁的心脏、40多岁的年龄、20岁的心态,在中华大地激扬青春、挥洒智慧、贡献力量,写下赤子情怀,写下一家民营企业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共同繁荣的“命运共体”新篇章。
自1999年12月成立以来,多氟多坚持将“感恩、求真、向善、唯美”企业文化精神融入企业成长,教化于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该公司副董事长李云峰作为多氟多慈善事业的引领者,带领多氟多人积极组织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联合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创办“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连续10年组织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提供百万元创业基金为焦作青年创业者保驾护航;连续11年开展金秋助学、扶贫资助活动……近年来,多氟多累计捐款1000多万元,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慈善是什么?李世江说:“慈善是心中的爱,是因为懂得生活的不易,而学会了体谅人,并用心去创造感动和幸福,有担当的中华儿女应该一代代传承这种美德。”
2017年3月,在李云峰的发起下,多氟多捐赠500万元,与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合作成立“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旨在帮助那些致力于新能源事业而家境贫困的寒门学子。“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主要通过扶持新能源材料及产品的研发、培养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等公益项目,促进新能源产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和保护环境,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008年至今,多氟多与焦作市红十字会联合举办了6次造血干细胞集体捐献活动,累计1024名员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截至目前,多氟多连续11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同时积极参加焦作有爱助学活动,累计资助困难大学生500多人。此外,该公司领导班子每人每年一对一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先后帮助100余名贫困学生完成了学业;连续9年为高考考生提供班车接送等免费服务;先后为焦作市福康学校、焦作市儿童福利院、沁阳紫陵镇范村小学、焦作市爱心助学会、焦作市爱心敬老促进会等单位捐款捐物。作为焦作市爱心敬老促进会会长单位,多氟多与北京东方银龄远程教育中心合作,成立了焦作市东方银龄老年大学多氟多分校,共设有20多个专业,为全市老年人提供学习的平台。
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多氟多十分热衷公益事业。“热心公益应该像买一瓶水、一本书那样自然而然,随时随地发生,不应因为时间、环境、外部条件而改变,公益精神应该长存于心。”李世江说。
一直以来,多氟多踊跃投身公益事业,在安全环保、扶贫助教、人文关怀、地方建设等方面热心投入。2013年,李云峰当选焦作市青年商会副会长,积极参与青年就业、创业等事业,协助焦作市青商会组织“多氟多杯”焦作市青年创业先锋大赛,点燃焦作市青年的创业热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焦作市青商会成立之初,多氟多向青年创业担保基金首批注入100万元,为焦作市青年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与河南理工大学签订协议,在多氟多设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为了将公益行动日常化、社会化、基因化,多氟多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工作。多氟多组织开展扶贫、救孤、助残等“爱心一日捐”活动,每年向市残联捐款10万余元。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多氟多号召全体员工为灾区捐款30万元。雅安发生地震后,多氟多捐赠价值58.8万元的物资。2016年,多氟多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工作,“一对一”精准扶贫中站区龙翔街道龙洞村。
胸怀决定担当的高度,实干决定担当的力度。李世江和他麾下的多氟多,用大担当标注新时代一个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以信仰之光照亮一个共产党人的奋斗之路。多年来,多氟多积极为慈善机构、扶贫助学、抗震救灾、救孤助残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
慈善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文明,更是人类先进文化和高度文明的一个闪光表现,就是引人向善,推崇以一己之力惠及他人的行为。李世江直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多氟多将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仁爱和至善帮助困难者驱散阴霾,拥抱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