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在开展的国务院大督查行动中,国务院第五督查组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发现,银(川)巴(彦浩特)二级公路2005年改造后开始收费,巴润别立镇2000多户村民出村进城必须留下“买路钱”。第五督查组向地方反馈情况,认为该收费公路在建设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公路沿线利益相关方的基本出行需求,有关部门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破解“卡脖”收费公路问题。阿拉善左旗有关负责同志当即表示,立即连夜整改,在前期已登记该收费公路沿线居民车辆信息的基础上,对公路沿线居民车辆实行全天免费通行的优惠政策。 (据新华社)
连夜整改,雷厉风行,阿拉善左旗干部的工作作风值得点赞,虽然是在国务院督查组的压力之下,虽然2005年至今拖的时间已经够长,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希望以后在解决群众关注的难点、痛点问题时,他们都能够发扬“连夜整改”的作风,争分夺秒稳妥处理。
巴润别立镇2000多户村民出村进城必须留下“买路钱”,反映出当地有关部门缺乏与时俱进的发展眼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05年至今,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标志性的变化就是轿车进入家庭。巴润别立镇一位村民告诉国务院督查组:“2005年公路刚开始收费时,我们出村进城基本是坐班车,对收费不敏感,这几年买私家车的多了,大家都愿意开车去城里购物消费,越来越觉得这笔过路费缴得不顺心。”轿车进入家庭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买路钱”却限制人们出行,阿拉善左旗有关部门的做法显然没有“以人民为中心”,只知道算经济账,而忽视算政治账。
8月22日以来,国务院派出的31个督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开展实地督查工作。面对督查组反馈的问题,各地领导都像阿拉善左旗有关负责同志一样,表示立即整改,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早就该解决而久拖未决的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希望各地各部门能以这次国务院大督查行动为契机,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群众排忧解难时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不念“拖字诀”,不打“太极拳”,坚决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毕竟,在群众反映问题的时候“连夜整改”,才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工作作风,才能体现政府部门勤政爱民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