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进驻我市以后,成为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用者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单车二维码,便可骑走,着实让人体会到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带来的便利。
然而,共享单车也带来不少尴尬。不少单车随意停放、杂乱无章,不是占了人行盲道,就是占了机动车道,给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造成不良影响。有些单车没用多久就伤痕累累,二维码被撕掉,车锁被撬掉,停放支架被弄断,惨不忍睹。总之,一些不文明现象随着共享单车一同“成长”,让人心生忧虑。
“共”,一直在路上;“享”,任重而道远。
近日,记者在我市街头走访时发现,共享单车乱停乱放、被恶意破坏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不仅扰乱城市秩序,也在无形中抹黑城市形象。
在普济路上,两辆共享单车被丢弃在路边,十几天无人问津,一辆没了车座、一辆后车圈严重变形。有些市民只顾自己方便,将共享单车骑进小区。家住丰泽园小区的艾女士发现,小区车棚内居然停放着两辆小黄车。“这样做太不文明了吧?为了图自己方便而把共享单车骑回家,这让别人怎么使用?”艾女士对记者说。
记者发现,共享单车的二维码、车牌、车锁等零部件被损坏,相对还算“轻伤”,有些更是“缺胳膊断腿”。一位市民告诉记者,曾在小区内看到一辆共享单车,车胎被扎、车闸线被揪断、脚蹬缺失。“不知道是谁把车停到这儿的,不管怎么样也不能把好端端的车糟蹋成这个样子,看着让人心疼。”这位市民说。
运营商:市民文明用车是我们最大的期望
记者通过永安行APP联系到我市共享单车负责人。该负责人说,我市的共享单车由永安行负责运营,于去年9月正式投放。
“我们每天都要对车辆进行巡查,目前已有200多辆车遭到人为的恶意损坏,包括车座被拆、二维码被涂改、脚蹬被卸、车筐被盗等,着实让人心疼。这不仅给公司造成不少损失,也给他人的骑行带来不便。发现车辆被损,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公司,尽快发送配件修复车辆,保证市民正常使用。”该负责人说,希望广大市民能够提高素质,爱护公物、文明用车。
专家建言:共享单车规范制度要健全
河南理工大学教授刘宇说,共享单车是解决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益尝试,也是考验社会信用和诚信体系的试金石。刘宇建议,运营商可以将软件系统进一步升级,建立用户信用档案,将那些恶意侵占或损坏车辆的人拉入“黑名单”,限制或取消其用车资格。此外,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尽早把共享单车列入城市管理范畴,制定管理规范,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对破坏公共秩序者依法进行惩处。同时,营造一个良好的用车环境,比如多设置一些共享单车停靠点,正确宣传和引导市民文明用车等。“再有就是恶意损坏、侵占车辆应由公安机关处置,让那些恶意损坏共享单车的人受到应有的处罚。”刘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