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乡村振兴的集结号,中央、省、市《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擂响了供销合作社创新发展的战鼓。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市供销社牢记“为农、务农、姓农”的服务宗旨,全力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大局,培树了“全国百强县级社”沁阳市供销社等一批先进典型,为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增添了光彩。
“大田托管”是市供销社创新发展的精彩之作。温县供销社参股的温县欣盛实业公司目前已托管农民土地1万亩,涉及2个乡镇4个村数千户。该公司副总经理武素莲说:“托管户每年每亩有800元到1000元不等的收入,被公司聘用后,每年每人还能收入2000元左右。”目前,全市供销系统累计托管土地、流转土地8万亩,今年秋收还将托管、流转土地2万亩。土地托管产生了巨大效益,每年助农增收750万元。大批被解脱出来的农民外出务工或创业,每年还能新增收入上千万元。
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市供销社高举“融合共赢”的旗帜,以农民服务中心为龙头,大胆开辟“供销社+农资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的新路径,为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提供全方面、全流程、全覆盖的专业化、系列化、规模化服务。目前,全市供销系统新发展农民供销专业合作社283家,每年助农增收2亿元。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市供销社主动与中站区龙翔街道桑园村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该村修路、引水、改造危房、发展乡村旅游等。该村村委会主任许保玉说:“如今村里路通了,今年10月就能从群英水库引来水,还种了优质柿子、核桃、樱桃、桑葚等果树,建成采摘园,发展起乡村旅游,火了山村,富了乡亲。”顺应“互联网+”的大趋势,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打通农村流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是市供销社的创新之举。市供销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供销e家”电子商务平台,与苏宁电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天猫、淘宝、京东等国内电商“巨人”联手,打造“供销互联网+”平台。目前,全市供销系统新发展电子商务平台100个,线上线下销售网点上万个,对促进商品大流通、经济大发展和强农富民发挥了重要作用。
沁阳市供销社是我市供销系统发展电子商务的典型代表。去年以来,该社依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供销e家”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合作,解决了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沁阳市供销社主任胡红生说:“目前,沁阳市所有乡镇都建有电子商务平台,村级网点上百个,年购销总额上亿元。”
改造提升基层供销社,是市供销社为增强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服务能力而打出的“组合拳”之一。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文昌街道大高村有个欧德隆生活超市,它是市供销社投资300万元、在上世纪50年代老排子房基础上改建的,可辐射周边40个村庄、4万人,农民生产生活所需物品应有尽有且质优价廉,方便了群众购物。像这种规模大、品种多、档次高,可与市区旗舰型超市媲美的大型现代超市,全市供销系统总共建有20多个。
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孙长松满怀信心地说:“乘势而上,供销合作社正当其时。我们要再努力、再鼓劲,为焦作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