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化名)今年39岁,曾是一名脂肪肝患者。今年4月份,他在市第三人民医院脂肪肝诊疗康复中心治疗3周,之后按照医生制订的治疗方案坚持锻炼至今。9月3日,弹性B超检查显示,困扰他多年的脂肪肝消失了。
据市第三人民医院对100名脂肪肝患者连续跟踪两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5%的脂肪肝患者伴有腹部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异常、血脂紊乱等代谢综合征。为了让更多脂肪肝患者重获健康,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院今年成立了脂肪肝诊疗康复中心,帮助脂肪肝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及早诊断、科学治疗。
刘林就是首批受益者之一。3年前,他在单位组织的一次体检中被查出脂肪肝。今年年初,他曾反复出现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多次进行肠胃功能检查也未发现问题。4月初,他到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了一个弹性B超检查,结果显示他患有中度脂肪肝。
这可怎么办?该中心主任赵宇亮建议刘林尽快接受正规的治疗,改善身体代谢状况,让脂肪肝得到“逆转”。
4月3日,刘林正式开始接受治疗。“医生为我制订了一整套方案,在进行康复锻炼的同时动态监测心肺功能和身体各项指标,确保万无一失。”刘林说。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该中心医生的指导下,脂肪肝患者在心肺功能康复室和运动功能康复室,使用跑步机、卧式单车、划船器、单双杠等运动器械进行锻炼。
“脂肪肝的康复运动与健身房的运动有本质区别。患者的运动疲劳度、心率等一系列指标均由专业医护人员定时监控,这些数据是医生为患者制订个体化运动方案的依据。”赵宇亮说。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脂肪肝康复治疗过程中的运动频率为每周4次以上,累计时间为150~250分钟,运动后的最高心率应该为170减去年龄。比如,一个35岁的脂肪肝患者,运动后的心率最好能达到每分钟135次。同时,患者每周最好再进行2次轻度或中度阻力性肌肉运动,比如举哑铃、俯卧撑等,这样可以获得更大程度的代谢改善。
在医生的指导下,刘林在该中心锻炼了3周,各项检查数据显示,他的心肺功能、代谢效率在固定的运动量下已达到恒定状态,可自行进行运动。“运动起来也没那么累了,感觉身体的各项代谢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刘林说。
在离院康复治疗过程中,医生为刘林开出了一整套健康处方,如每天的锻炼强度、饮食搭配以及配合使用弹性B超判断脂肪肝的发展阶段等。
9月3日,是刘林到市第三人民医院复查的日子。这次的检查结果令刘林和医生都很满意,之前的脂肪肝症状消失了,肝脏已接近健康状态。“只要接受正规的治疗,大部分脂肪肝是可以‘逆转’的。”赵宇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