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决胜小康的新征程,吹响了乡村振兴的“集结号”。
中央、省市《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拉开了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大幕,走上了创新发展的希望之路。
市供销社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中央、省市有关系列会议精神,牢记中国供销“为农、务农、姓农”的服务宗旨和市委书记王小平对市供销系统提出的“大胆创新,努力工作,把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把电商作为重要发展平台,发挥供销社优势,搞活供销社生产经营”的殷切期望,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全力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大局,把稳舵、扬起帆、加满油、鼓足劲,撸起袖子加油干,闯出了服务“三农”的一片新天地,干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别样精彩,书写了服务“三农”、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我市供销社经济服务领域向深度、广度拓展。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和手段,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打造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的非凡之举,成就了非凡之作。大田托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以销定产等多种创新型服务方式得到全面推广;供销社电子商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大型现代化供销超市为引领的新型“农村综合服务体”和城乡社区服务中心遍布城乡,形成了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三农”服务体系,为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市基层供销社改造提升工程向更快、更高、更优方向迈进。以“补网”“延链”“提升”6字方针而实施的“强基固本”方略,织就了覆盖全市基层的供销网络,夯实了基层社发展的根基,增强了基层社的装备实力,提升了基层社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拓展、延伸了基层社的服务领域。如今,覆盖全市的基层供销中心、供销(站)点活力十足,成为服务“三农”、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我市供销社的创新品牌,开始走出怀川、出彩中原、叫响全国,涌现出沁阳“全国百强县级社”、马村区安阳城“全国基层社标杆社”等大批先进典型,为全省、全国供销系统提供了“焦作供销样本”,贡献了“焦作供销智慧”,为焦作在中原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增添了光彩。
奇迹是怎样创造的?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孙长松说:“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供销系统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苦干实干换来的。”
在乡村振兴中彰显力量
——看焦作供销如何干出别样精彩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提出了“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的时代要求,市供销系统立足岗位职能,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国家队”的优势和作用,主动担当,大胆创新,组织带领全市供销系统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谱写了一曲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赞歌。
“大田托管”是市供销社创新发展的精彩之作。
走进温县供销社参股的温县欣盛实业“智慧农业”智能物联网中心,巨大的展示屏上,大田生产、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风向风速、太阳辐射、病虫害防治等信息尽收眼底,管理人员正在通过这个“千里眼”和智能中枢,远程监控田间管理和农作物生长、生产情况。该公司副经理武素莲说:“目前公司托管农民土地1万亩,托管面积涉及2个乡镇4个村数千农户,分全托管和半托管两种模式。全托管就是把农民手中的耕地流转过来,每亩每年给流转户800元到1000元不等的流转费,种粮补贴也归农户,公司在不变更土地用途的基础上实行自主经营,还返聘流转户为公司打工,每人每年收入2000元左右。半托管就是公司为农业种植户提供生产过程中某些环节的服务。”土地托管,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农业产出率、生产质量和效益。这是我市供销系统创新服务农业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市供销社提供的数字显示,如今,我市供销系统累计托管土地、流转土地8万亩,今年秋收还将再托管、流转土地2万亩。土地托管产生了巨大效益,年实现助农增收750万元。孟州市供销社润田农资公司发挥产业优势,托管土地1.7万亩,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先进集体,其投资近1000万元正在兴建的为农服务中心,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后,将成为我省首家智能化、规范化、规模化示范中心。土地托管,使“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为农民打工”成为怀川农村新时尚,大批农民纷纷走出田野,外出务工,创新创业,繁荣了农村经济,增加了经济收入,这些农民每年新增收入上千万元。
合作共赢是“一带一路”倡导的新理念,更是供销社与农业、农民合作发展的新方向。市供销系统以农民服务中心为“龙头”,大胆创新“供销社+农资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的新路径,为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提供测土配方、智能配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烘干储藏、冷藏加工、庄稼医院、农民培训、金融互助、农资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收购等全方面、全流程、全覆盖的专业化、系列化、规模化多种服务。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发展县市供销合作社6个,基层供销合作社79个,专业公司64个,市供销社创建土产、日杂、储运、农资、棉麻等公司17个。新发展修武兴农土特产、武陟河田种植等农民供销专业合作社283家,创办修武延陵大葱产销协会66个,年助农增收2亿元。
全市供销系统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大潮之中,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建功立业。市供销社主动与中站区龙翔街道桑园村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该村修路、引水、改造危房、兴建村两委阵地、发展乡村旅游。桑园村村委会主任许保玉说:“如今村里路通了,今年10月就能吃上从群英水库引来的幸福水了,还种了优质柿子、核桃、樱桃、桑葚等新品种,建成了采摘园,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如今,一到节假日,四面八方的游客蜂拥而至,火了山村、富了乡亲,这好光景都是市供销社帮扶带来的。”
在我市供销系统,像这样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事例,在市、县、乡三级供销社中不胜枚举,广大供销系统职工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出了重大贡献。修武县西村乡平顶爻村有个自然村叫淹井河,全村只有24户人家,市供销系统投入1000多万元,帮助该村实现了整村搬迁,并进行整村开发,村民住进了小别墅,这里还被打造了成了一个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成了焦作“后花园”的一个亮点。
在为农服务中创新发展
——看焦作供销如何闯出新天地
供销合作社是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成长起来的“国家队”,在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要历史时期,为我国“三农”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供销合作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市供销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深化改革大旗,在全省供销系统率先奏响了创新发展的时代乐章。
顺应“互联网+”大趋势,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打通农村流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是市供销社的创新之举。
我市供销系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中国供销总社的“供销e家”电子商务平台,与苏宁云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先后与天猫、淘宝、京东等国内电商“巨人”联手,打造焦作“供销互联网+”铁军,取得了辉煌业绩。目前,全市供销系统新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平台100个,线上线下销售网点上万家,为促进商品大流通、经济大发展和强农富民发挥了重要作用。
沁阳市供销社就是我市发展电子商务的典型代表。去年以来,该社依托全国总社“供销e家”电子商务平台,注册成立了沁阳市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合作,以O2O模式开展“互联网+供销实体店”,解决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公司建有城区体验店1个、县级运营中心1个、物流仓储中心1个,发展乡村电商连锁体验店20家,基本构建了一张覆盖城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电商连锁配送网络。该市在为农服务的“怀庆农夫”品牌引领下,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开展,打通了流通渠道,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由20人组成的王召供销社电子商务平台,年网上购销总额突破了上千万元,该市怀药种植面积发展到1.5万亩。沁阳市供销社主任胡红生说:“目前沁阳13个乡镇都建设有电子商务平台,村级网点多达上百个,年购销总额上亿元。”
在今日怀川,供销系统的电子商务开展得如火如荼。走进位于温县武德镇大善台村的中国供销鑫合电商产业园,电商大厅一派繁忙景象,线上交易火爆。温县鑫合农庄旗下的欣盛实业负责人说:“这个电商产业园是供销系统与河南丰锦元合资兴建的,下联公司和农户,今年上半年就实现销售额5000多万元。”
遍布全市的供销电子商务网络,为“三农”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农用物资及日用消费品,也为我市生产的优质农产品打开了广阔的市场,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买难、卖难的问题。居住在中站区龙翔街道大山深处的桑园村农民张黑记,去年养了4头大肥猪,农历腊月二十四这天,她没出家门,就通过本村的供销电商平台,按每公斤36元的售价把猪卖了出去。她说:“电子商务真好,不仅卖了个好价钱,还省去了我运输的麻烦。”
在深化改革中强基固本
——看焦作供销如何织就流通服务网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盛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供销”,装备落后、功能缺失、“网破线断”的状况,已经不能再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近年来、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一个规模宏大的基层供销社改造提升工程,乘党的十九大的东风,在怀川大地上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大力度、大规模的升级改造,使“老供销”实现了浴火重生,极大地提升了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文昌街道大高村的欧德隆大型生活超市,在这个上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购物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购物人潮不断,生意十分红火。高村供销社主任赵二会动情地说:“过去供销社是几间上世纪50年代盖的排子房,破烂不堪,主要经营小农资、小五金。这个现代化购物超市,是去年供销系统投资300万元,经改造提升后开业的,现在辐射40个村庄、4万人,农业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所需品这里全都有,并且质优价廉,农民群众再也不用为购买农用品、日用物资跑县城去了。”许多来此购物的乡亲也对记者说:“这里不仅是购物中心,也成了乡亲们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没事来这里逛逛特提神。”
位于马村区安阳城乡安阳城村的新合作大型现代超市,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商品上万种,还有大型购物中心、生产资料配送中心、洁净型煤配送中心等,几乎涵盖副食百货、五金家电、生产资料、日常消费、电信等方方面面,其规模和档次可与焦作城区的“旗舰型超市”媲美,能辐射20多个村、数万人。安阳城供销社主任梁珍对记者说:“这个大型超市是三级供销社共同出资,于去年改建后开业的,不仅满足了农民群众购物需求,而且购置了物流车,开展了送货上门服务业务,同时还收购、代销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较好解决了群众买难、卖难的问题,实现了供销社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赢。像高村的欧德隆大型生活超市、安阳城村的新合作大型现代超市这样的乡镇综合性超市,还有博爱张茹集、修武方庄、武陟大封等20多个。5年内争取在沁阳葛村、博爱磨头等乡镇再建设20个类似的综合性超市。博爱磨头等20个“补网”“延链”,把购销网络和触角延伸到交通不便的山区、陵区、滩区的贫困村和自然村,开展购销服务业务,是市供销社强基固本、完善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又一力作。
中站区龙翔街道桑园村,因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年轻人都走出大山,只留下50多名老年人,购买必需品往往要跑到十几公里外的城里。中站区王封供销社去年在这里开办了一个桑园综合服务店,安排专人吃住服务在这里,群众需要啥,只需打个电话,就送货上山,对年老有病的群众上门服务。去年8月31日这天,该社主任许长喜亲自把从山下买来的2.5公斤鸡蛋、一块豆腐和一箱八宝粥,送到了行动不便的吴秀珍老人家里。她说:“家门口有了综合店,乡亲们再也不用跑下山了。”许长喜说,王封供销社在许河村也建了一个综合店,以后要以此为起点,开拓营销新路径,既服务“三农”、方便群众,又实现了基层供销社的可持续发展。今后5年内,将再建设100个规范化的村级综合服务社。
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面对新机遇、新要求,孙长松信心满满地说:“乘势而上,供销合作社正当其时。我们要再努力、再鼓劲,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市,让焦作在中原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供销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