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昨日清晨,在焦作亿祥·亲亲里项目工地,上班的建筑工人依次走到大门口的实名制通道闸机前,脸对准人脸识别闸机,闸机就自动开始识别,识别一名工人的过程仅需1~2秒时间,通道上方的显示屏上也同步更新着工地在场工人的数量。
省住建厅要求,从今年起,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全面推行建筑劳务用工实名制管理,进一步规范建筑劳务用工管理,切实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今年3月,省住建厅下发了《关于在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劳务用工实名制管理的通知》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社局、住建局积极落实通知内容,并结合我市实际,印发了《关于转发〈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在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劳务用工实名制管理的通知〉的通知》。记者从《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在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劳务用工实名制管理的通知》了解到,建筑施工劳务用工实名制管理,是通过登记现场施工劳务人员的身份、教育培训、工资结算及支付等信息,建立能动态反映每日用工实际的花名册、考勤册和工资册等实名管理台账,实现施工现场“五清”,即劳务人员底数清、基本情况清、出勤记录清、工资发放记录清、进出项目工地时间清。
据介绍,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工地安装劳务用工实名制人脸识别系统后,通过门禁的人脸识别设备,系统可以直接进行识别,进一步提高了进出场人员的有效安全管理。另外,只有个人信息录入系统的工人才能进入工地,避免非工地人员随意进出,同时可减少安全事故和治安隐患。市人社局、住建局可以通过劳务用工实名制系统进行监管,为农民工发放工资提供考勤依据,避免恶意讨薪和恶意欠薪事件的发生。
今后,各级人社主管部门和住建主管部门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建筑施工劳务用工实名制落实作为对各方市场主体履约检查和信用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施工企业未按要求实施实名制管理或在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建设单位或者监理单位未按《关于转发〈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在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劳务用工实名制管理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对实名制管理实施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不良行为实施失信惩戒等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