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俗话说“村民富不富,关键靠引路”。今年年初来,沁阳市崇义镇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严格按照“三抓一提升”工作要求,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通过土地流转,兴建大棚,大力发展果蔬种植业,不仅让土地发挥了最大效益,同时也为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日前,记者来到崇义镇南山村的百亩葡萄种植园,一行行葡萄树浓密翠绿,一串串套着袋的葡萄犹如穿上了美丽的外衣。
据介绍,2013年,南山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引种了100亩优质葡萄,这种葡萄一年可开5次花、成熟3次果,并且果实成熟后可挂果1个月,多次结果也拉长了货架期,采摘期可从7月中旬延续到11月中旬,亩均效益在3万元以上。
南山村位于崇义镇南部,全村共有农户242户村民970人,耕地1250亩。近年来,南山村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建成了蔬菜大棚基地、林果种植基地、葡萄种植园区等农业特色项目。
南山村党支部书记荣立堂告诉记者:“这几年,俺村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农户三四十户参与种植林果、蔬菜,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
在合作社,笔者看到,每座大棚里都安装有现代化的设备,排列整齐,十分壮观。掀开其中一个大棚日光温室的门帘,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面而来。
南山村村委会委员陈学亮告诉笔者:“这是黄瓜种植大棚,像这样的大棚,我们村还有50多座,每座大棚每年能给农户带来6万多元的收入。”
近年来,南山村种植专业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种植结构,种植了西红柿、黄瓜、青椒等蔬菜。该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以来,为农户提供了全方位服务,以保障生产出来的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产销两旺。
谈及未来,崇义镇南山村党支部书荣立堂信心满怀:“下一步,我们村两委会将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全力发展果蔬种植业,让更多的村民受益!”
(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