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7日18时,焦作市市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成绩揭晓,我市以99.61分全省第一的好成绩,通过考核评估,全面实现消除疟疾目标。河南省市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组组长、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黄红霞在市会议中心向市政府颁发达标奖牌和证书并宣布:焦作已消除疟疾!这是焦作市公共健康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消除一种传染病是一个政府的庄严承诺,带给百姓的是福祉。消除疟疾重要标准就是连续3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截至目前,全球实现了消灭天花。消灭天花的主要方法是接种疫苗,而疟疾目前没有疫苗,唯有采用清点拔源的方法将每一个可能造成传播的传染源都彻底清除。
2010年以来,我市采取了以消除疟疾传染源、阻断疟疾当地继发传播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13年至2016年,各县(市)区先后通过市级对县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截至2017年,我市已连续7年没有发生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
消除疟疾仅是我市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原更加出彩,需要人民更加健康。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立足于百姓关心的问题,筑牢健康屏障,增进百姓福祉。坚持突出工作重点和亮点,补齐短板和不足,正风肃纪打造一流队伍,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徐书立说。
围绕中心,争先创优。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展的生动实践跃然眼前。
重点传染病防控因病施策,为群众筑起健康防线。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工作领跑全省。率先在全省推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积累了有益的工作经验和管理模式。2017年以来,全市没有发生狂犬病病例,首次实现狂犬病“零报告”。
重点人群艾滋病防控成效突出。该中心在社区、戒毒所、劳教所等监管场所开展吸毒人群健康教育及咨询检测服务。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为吸毒人员提供戒毒治疗,自2011年以来服药人数年维持率85%,降低了传染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危险。全市范围内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每年检测孕产妇5万人以上,阳性孕产妇阻断措施规范实施率达100%。
结核病防控实施目标管理,散发病例规范处置率达100%,没有聚焦疫情发生,全市发病人数逐年递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6.96%,每年结核病的治愈率保持在90%以上。
我市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与审核及时率进一步提高,2017年全市从诊断到报告平均间隔为2.95小时,网络报告及时率为99.8%;从报告到审核平均间隔为22分钟,审核及时率为100%,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撑。
去年以来,我市传染病疫情形势平稳,无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报告,未发生登革热、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和寨卡病毒病等输入病例,手足口病、肠道传染病、乙脑等传染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突发和新发传染病应对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没有疫情发生。
预防接种服务更优质、更高效、更人性化,为群众筑牢了免疫屏障。预防接种单位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全市共有89家通过省级示范门诊验收。2017年,温县和解放区顺利通过省卫生计生委验收,成为我市首批河南省免疫规划示范县。今年,山阳区又通过河南省免疫规划标准化建设县考核验收。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全面上网运行,实现接种信息资源共享,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相应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继续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目标,无重大不良反应和接种事故;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全面推进,全市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数字化门诊46家;预防接种服务进入“互联网+”时代,全市“互联网+预防接种”服务的接种单位覆盖率为100%,2015年以后出生儿童关联率达90%以上。
卫生检验检测能力倍增,公众健康保障有依据。艾滋病、麻疹、流感、理化、微生物等多个实验室在国家、省里的能力验证及质控考核中连续多年取得优秀成绩。承担职业病监测、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通过对劳动场所和劳动者的监测,有效预防了职业病的发生,连续多年获得全省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先进单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项目先进单位称号。
每年对我市蔬菜、水果、肉、蛋、奶、油等数十种食品600余份样品进行监测,样品覆盖各县(市)区,采集环节包括从产地到餐桌。监测项目包括农残、杀菌剂、生物毒素、重金属等理化及微生物项目。城乡生活饮用水监测范围覆盖到各城区及六县(市),每年监测水样500余份,多年来没有饮用水安全隐患发生。
健康教育形式多样,百姓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通过举办“健康中原疾控行旗帜进景区”“合理膳食大赛”“微信健康知识大赛”“荧光健走晚会”等大型健康促进活动,组建健康科普巡讲团,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开展巡讲等,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