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北山立法 让青山永驻
筑牢健康屏障 增进百姓福祉
廉语金典
十一届市委第七轮巡察各巡察组进驻单位及举报方式一览表
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 第九十八次主任会议
焦作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公告
市政协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9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北山立法 让青山永驻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一版④)在北山专项治理中,市纪委和政法部门开展“利剑行动”,严查钱权交易和各类破坏北部山区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背后的“保护伞”。2016年以来,在北山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市纪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共立案查处466人次,其中党政纪处分154人次、组织处理278人次、批捕34人。

  此外,我市还研发出北山治理排查点信息管理平台,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治理点的位置和信息;运用无人机信息技术对受地形限制造成的巡查盲区进行“扫盲”,实现了“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管理目标。

  立法保护,从依靠行政手段步入法治化轨道

  在开展集中攻坚活动的同时,我市还总结了多年来北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和反弹教训,提出了“健全法规、依法治山、堵疏结合、严管重罚”的治山思路,并根据我市获得地方立法权的新情况,启动了北山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运用法律武器治理和保护北山。

  为一座大山立法,我市在全省尚属首家。在《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立法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市委的要求,积极发挥地方立法的主导作用,针对立法标准高、立法程序严、我市首次立法缺乏经验等问题,把立法工作作为当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吃透北山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的主要问题,奔着解决问题去立法;另一方面,认真研究相关上位法的原则和规定,使之具体化、地方化,使上位法的要求与我市实际情况相结合、相贯通,努力使这部地方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为了高质量完成我市首部地方法规的立法工作,从2016年3月到11月,我市通过了选题立项、立法调研、起草文稿、专家论证、公开征求意见、两次审议、呈报批准等环节。市政府组织国土、法治、林业、环保、水利、公安等部门就法规文稿的起草,收集查阅了大量法律资料,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拟订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文稿草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德高度重视,带队进行立法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安排精兵强将到浙江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立法工作,并与省人大常委会对接汇报,对立法的每个环节倾注了极大精力。经过3次专家论证、2次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九易其稿,最终形成了《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于2016年11月18日获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查批准,2017年3月10日起正式实施。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自《北山条例》实施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该条例的贯彻实施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王明德带领市人大常委会成员和部分人大代表于去年年初以来多次进行执法调研和执法检查,就该条例实施中涉及的管理机构组建、北山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配套管理制度的制定、北山保护范围的划定和界碑设立等相关事项进行集中调研,及时向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审议意见,有力地促进了《北山条例》的贯彻实施。

  设立保护界碑是《北山条例》实施迈出的重要一步。我市投资近700万元制作界碑、标识牌,于2017年12月26日在缝山公园举行了贯彻落实北山保护条例暨界碑设立仪式。截至目前,保护区外边界、主要景区及贯穿北山的主干道入口等重要地点,设置标志碑、一级界碑及标识牌共60处,内部一、二、三类保护区160余处界碑设立工作正在进行,为北山分级保护利用提供区域边界。

  《北山条例》是一部精细、管用的良法,涉及68部上位法,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查处难、立案难和执行难的问题。立法后,市政府组织国土、公安等部门及时制定并发布实施了动态巡查督察办法、联合执法管理办法、大型采挖设备和运矿车辆进出山区管理办法、投资项目联席会审办法、群众有奖举报制度,使北山治理更加规范化、常态化。2017年至今,市北山办共接到群众举报90余起,对每一起举报案件都进行了实地核查,对于属实案件一查到底,将破坏北山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堵疏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统筹

  北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善治模式”,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明确了规划的龙头引领地位。市政府在2016年11月《北山条例》获批后,立即着手《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于2018年5月9日通过专家评审,于6月19日经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7月19日召开会议发布实施。通过总体规划,我市明确了分类管理、区别施策的区域边界,明确了要保护什么、利用什么、禁止什么等关键问题。在北山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我市还开展了北山废弃矿山修复利用规划、北山林业提升规划、全域旅游南太行生态旅游产业带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南太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系统总体规划、北山公墓陵园规划7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为今后北山的保护、利用和发展提供细化、深化、具体化的规划和依据。

  立法不是封山,而是优先保护、科学利用。经过一年多的治理攻坚,我市北部山区大量“小乱散”矿点被关闭,矿产资源紧缺,无法满足我市经济建设所需,怎么办?市政府根据《北山条例》和《北山总体规划》要求,决定在北山建设绿色、环保、科学的东部和西部两个商砼产业园,实施规模化开采、集中化生产、高标准恢复。东部商砼产业园计划11月初投产使用,以满足我市经济建设的需要。

  产业再造,真正把北山变成“金山”。我市把北山保护与全域旅游、健身康养、林业提升、生态农业等融为一体,规划了龙翔矿山公园三期、白鹭湖湿地公园、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水系建设、卢亮沟智能共享户外出发营、焦作南太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等重点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可以改善北山生态环境,更把北山作为我市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一环,打造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手抓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与环境保护,一手抓生态修复与产业再造,双管齐下、双向发力,让我市走出了最有底气的矿山治理模式。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投入资金5亿余元,共完成修复治理3.6万亩,新增林地9313亩,新增耕地5178亩,植树81.4万棵,修建道路73.2公里。经过持续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北山将成为我市绿色产业的支撑点、转型发展的试验区、市民休闲康养的后花园,成为造福子孙后代的生态乐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