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疾病预防与控制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要的民生工作,也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之一。
中原更加出彩,需要人民更加健康。
市疾控中心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正风肃纪打造一流队伍,把党建工作融入日常业务工作,立足于百姓健康,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落实重大疾病防控措施,扎实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进程,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和防控体系,提高卫生检验检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积极探索慢性病综合防控机制,推动健康教育社会化。
争先创优。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该中心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集体荣誉300余项,为群众的生命安康筑起了健康屏障,焦作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全省领先,为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提供健康保障,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十二五”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疾控工作先锋号、全省预防接种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
成绩的背后,是该中心以人民健康为己任,围绕中心,高质量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展的生动实践。
重点传染病防控:因病施策 为群众筑起健康防线
市疾控中心协同全市各级疾控机构,着力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加强监测预警,增强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监测的敏感性,提高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处置的能力,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因病施策,严防严控各类重点传染病,为群众筑起了健康防线。
去年以来,我市传染病疫情形势平稳,没有暴发疫情发生。狂犬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无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报告,未发生登革热、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和寨卡病毒病等输入病例,手足口病、肠道传染病、乙脑等传染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突发和新发传染病应对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率先在全省推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积累了有益的工作经验和管理模式。2017年以来,全市没有发生狂犬病病例,首次实现狂犬病零报告。
我市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与审核及时率进一步提高,2017年全市从诊断到报告平均间隔为2.95小时,网络报告及时率为99.80%;从报告到审核平均间隔为22分钟,审核及时率为100%,疫情信息网络报告质量明显改善。去年,全市共接收传染病预警信息1168起,预警信息响应率为100%,及时率达到99.66%,给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撑。
重点人群艾滋病防控成效突出。该中心先后在社区、戒毒所、劳教所等监管场所开展吸毒人群健康教育及咨询检测服务。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为吸毒人员提供戒毒治疗,自2011年以来,服药人数年维持率为85%,降低了传染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危险,对吸毒人员回归社会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该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每年检测孕产妇5万人以上,HIV检测率达99.97%,阳性孕产妇阻断措施规范实施率达100%。
近年来,由于耐药结核和流动人口增多,结核病疫情下降缓慢。为有效遏制结核病疫情,我市对结核病防控实施目标管理,特别是加强了对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主动监测、疫情处置工作。建立了疾控与学校结核病防控信息互通机制,加强每日监测,及时通报疫情,防控事态发展,散发病例规范处置率达100%,没有聚焦疫情发生,全市发病人数逐年递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6.96%,每年结核病的治愈率保持在90%以上。
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控,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在去年省卫生计生委对省辖市消除疟疾考核中,我市以99.61的分数,获得全省最好成绩,顺利通过市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
预防接种服务:优质高效 为群众筑牢免疫屏障
计划免疫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该中心以创建省级免疫规划示范门诊、数字化门诊和免疫规划示范县为抓手,健全预防接种服务网络,规范免疫规划管理,使我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疫苗相关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继续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目标。
全面加强预防接种单位规范化建设。截至今年7月份,全市共有89家通过省级示范门诊验收;另有18家预防接种门诊达到省级示范门诊标准。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马村区、解放区、山阳区和温县辖区内的接种门诊均为示范门诊。2017年,温县和解放区顺利通过省卫生计生委验收,成为我市首批河南省免疫规划示范县。今年,山阳区通过河南省免疫规划标准化建设县考核验收。
全面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我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管理覆盖率达100%。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市122个接种单位全部使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其中47家产科接种单位全部使用河南省新生儿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平台共上报2005年以来儿童个案576827人,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无重大不良反应和接种事故。
全面推行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目前,我市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数字化门诊46家,占门诊总数的38%,其中,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解放区和山阳区辖区内的接种门诊均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实现了儿童预防接种全流程的质控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互联网+预防接种”(小豆苗APP)智能服务模式在全市正式启动。所有关联儿童可通过互联网或手机实现接种提醒、记录查询、库存查询、接种证查验、预约接种、妈妈课堂、门诊公告、家长反馈等智能服务。目前,全市“互联网+预防接种”服务的接种单位覆盖率为100%,2015年以后出生的儿童关联率达90%以上。
打造预防接种服务新亮点。去年12月份,我市申报的温县实施“预防接种远程视频督导系统建设项目”和解放区实施“疫苗冷链无线温湿度实时远程监控系统建设项目”,被评为“河南省免疫规划示范县建设十大亮点工程”。
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以县、乡镇(街道)和接种单位为单位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报告完整性均为100%。全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总接种率为95.63%。以市为单位,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均≥95%,加强免疫报告累计接种率均≥90%,便捷、高效的预防接种服务,为群众筑牢了免疫屏障。
卫生检验检测:能力倍增 疾病预防控制有依据
卫生检测检验工作社会责任重大,任何一个环节影响检测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无法预料的影响。记者走进该中心实验室,看到实验人员正准备对一份样本进行检测,从提取样本到放入各种试剂,经过震荡、离心等程序,再到放入相关检测仪器,设定程序,运转检测设备,每个程序都严格按规程操作。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全自动蛋白印迹仪等仪器设备……就是这些高精尖的检测设备和检验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成就了该中心卓越的实验室能力,所拥有的仪器设备检测技术水平走在了全省前列。
艾滋病、麻疹、流感、理化、微生物等多个实验室在国家、省能力验证及质控考核中连续多年取得优秀成绩。
结核病实验室顺利通过了国家结核病实验室药敏能力认证和国家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质控考核,为开展疫情监测、治疗、控制传染源,推进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记者在该中心注意到,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涵盖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食品安全事故致病因子鉴定、生活饮用水、化妆品、消毒消杀、公共场所及公共用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病检测、临床检验、HIV检测等所有的检测检验范畴。河南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测基础实验室,承担了部分项目近三分之一的检测任务。
从去年的检测情况看,仅去年一年,该中心实验室已圆满完成食品安全检测、公共卫生、医院消毒检测、生活饮用水等26个类别20371份样品的检测工作。共上报完成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检测项目360余份样品;承担我市农村饮水改造工程的水质检测工作,共检测540份农村饮水的6项指标;检测艾滋病确证实验室258余份,CD4/CD8检测1540余份,初筛试验3265份;该中心PCR实验室开展流感的病毒培养、分离工作,共向省疾控中心上送毒株44株,新开展流感鸡胚株的分离和培养,分离培养了8株鸡胚株。
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该中心每年对我市蔬菜、水果、肉、蛋、奶、油等数十种食品600余份样品进行监测,项目达33项。样品覆盖到各县(市)区,采集环节包括从产地到餐桌。监测项目包括农残、杀菌剂、生物毒素、重金属等理化及微生物项目。城乡生活饮用水监测范围覆盖到各城区及六县(市),每年监测水样500余份,多年来没有饮用水安全隐患发生。
此外,该中心还承担职业病监测、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包括对监测点医院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和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对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并通过对劳动场所和劳动者的监测,有效预防了职业病的发生,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先进单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项目先进单位。
健康教育:活动助力 提升百姓健康素养水平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癌症等主要慢性病危害及其危险因素水平的一项有效措施。”8月31日,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市龙源湖公园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广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志愿者,一边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一边为市民讲解健康知识,动员人们关注“三减三健”(“三减”:减盐、减油、减糖,“三健”:健康口腔、健康骨骼、健康体重)专项活动,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广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以实际行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此次集中宣传活动拉开了我市为期一个月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系列宣传活动的序幕。9月份,我市各县(市)区疾控部门将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张贴海报、布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健康知识,传播“三减三健”相关内容与生活技巧,传递健康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意识。
预防为主重在健康教育。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系列宣传活动只是我市疾控部门通过各类活动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一个缩影。
为倡导“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生活理念,该中心举行荧光健步走和“健康中原疾控行”焦作站活动,组织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和群众一起跟随动感音乐,健步走进家门口的公园、走进太行山,传递健康生活理念,引导市民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传播健康饮食文化,引导市民以实际行动改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健康生活。该中心举行“合理膳食大赛”,提高市民对于合理膳食的认识和理解,养成科学合理饮食习惯,不断提升健康素养。
结合传统节日特点,该中心开展了迎新春居民健康素养知识有奖竞赛,围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网友通过关注“焦作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号,学习健康知识,参与答题赢红包活动。为让人们在春节长假后尽快恢复正常生活规律,该中心开展“关注健康找红包”活动,邀请广大市民走出家门,到市龙源湖公园、缝山公园和主城区居民小区,寻找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警语、健康口号、健康知识,通过AR实景红包,学习健康知识拿红包,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为了更广泛地普及健康知识,该中心还着力组建健康科普巡讲团,到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开展巡讲60场以上,覆盖人群1.2万人次。
“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焦作站活动、“健康中原疾控行旗帜进景区”焦作站活动、健康大讲堂……丰富多彩的健康促进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参加,健康生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本版照片均为高郑奎摄)